七刊 (二零一九年八月第四期)
你要的不是重来一次的人生
任何一种命运,尽管它也许是漫长而复杂的,实际上却反映在某一瞬间,正是在那一瞬间,一个人永远明白了他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 博尔赫斯
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当时我做了另外一个选择,如果我选了另一个专业,如果我五年前买了那只股票,如果我再努力一点,那现在的我是不是会更成功,生活得更好,痛苦更少。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知晓了结果,再回到过去重新选择,那确实是有可能的。但是基于时间旅行的不可能性,我认为沉浸在对过去的懊悔之中是非常是有害的。懊悔意味着,你认为你错过了一些本可以轻而易举成功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事情看上去轻而易举恰恰因为你站在了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真实的情况是,在当时你缺乏一些必要的经验和素质,你缺乏准备以及基于此的决心。过分沉溺于懊悔之中意味着你始终没有认清自己,接受自己。它也意味着你并不打算为此做出任何改变,你甚至很喜欢那些虚假的可能性。我认为值得秉持的态度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你的标杆直跑。接受过去的你是最好的你,而明天的你由今天的你来创造。
现代成功学的一大特点是,让你觉得周围的人都很成功,于是造成你的焦虑,进而制造了你需要“成功”的这个需求。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许多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你可能偶尔读到这样的故事,你并不太困扰。在互联网时代,你觉得你周围都是这样的故事,你焦虑极了。一方面现代人的社交圈扩大了很多倍,许多原本和你不熟的人现在也算是你的朋友。另一方面,这些人的“成功“通过朋友圈或者其他方式呈现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的眼前。于是你对自己的失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被彻底的放大了。我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快速成功?曾经清高的你,也开始问自己这样世俗的问题。而这是一个危险的问题。它暗示着这样一种成功, 一种不追求过程,只追求一个光鲜亮丽的结果的成功。它不在乎你是谁,你热爱什么。它将变成你的终极恐惧。
我认为,正确的顺序是,不后悔已经发生的事情,认识你是什么样的人,看清楚你的局限,接受这样的自己。在此之上为自己订立目标,然后不急不缓地向着目标前进。最后认识到,这也可能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练习的过程。
分享一篇文章: 你需要的不是重来一次的人生。在此引用文章的结语:
我们所乘坐的时光穿梭机,可能是上帝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好的穿梭机。
这是一种既连续、又充满悬念的时间机制,每时每刻我们都可以重新开始,又不会陷入无限的死循环。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持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当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
理解了上面这一段,或许我们便能发现,自己畏惧的不是岁月流逝,不是时光不可逆,不是未来不可测,而是如黑塞所说:
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