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家长都让孩子学画画?这本书了我不一样的答案《小小艺术大师》
1.
中国的绘画史距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人们最初是在石壁、陶器上绘画,后来慢慢开始只用工具在纸上作画。在我国甘肃、新疆等地就遗存着大量的壁画遗址。
这些壁画保留了当时人们的文化和生活,也为后期研究当时社会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古人云: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
不仅如此艺术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眼前事物的简单呈现,更是在大脑深处的反馈。画画和写作一样像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主题,不同的人来画,会画出完全不一样的图像。因为人和人的认知是不同的。
艺术还可以增强观察力和创造力,因为它不仅仅是画出看得见的东西,也能画出看不见的东西。在画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自己平时想要加入的东西。在画画的时候会感觉内心很平静。
2.
画画这件事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山洞里的壁画就可以看出,在没有文字的时候,绘画以一种记录形式存在,发展心理学创始人、美国教育家霍尔说,儿童发展是对人类历史的复演。
孩子画画或许是远古时代人们在壁画上作画的历史演化。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非常喜欢画画,虽然看不出他们画的是什么,但是这也是一种表达。
日本儿童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提醒家长: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更像是一种天性的表达。
孩子在小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发达,很多情绪无法直接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画画来帮助他们舒缓情绪。
从孩子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如果孩子涂出的线条生硬杂乱,颜色灰暗。那可能代表他正陷入不好的情绪之中。
而如果他的作品里颜色鲜亮,线条柔和。那可能代表孩子的心情很不错。
3.
李开复之前说过:
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代替,
唯独艺术与娱乐不可能被代替。
这样对孩子的艺术启蒙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次有幸拿到中信出版社的《与徐悲鸿画十二生肖》是小小艺术大师系列中的一本。
拿到这本书就像是在淘宝网购了盲盒,没有打开快递的那一瞬间谁都不知道自己能拿到12本中的哪一本。
看到徐悲鸿脑中马上闪过固有印象,他不是画马最出名么?还以为他只会画马,原来还画过十二生肖,而且每个都栩栩如生。我不是专业的画评师,自然对画也做不出什么评价,那就聊聊看到这书让我最有感触。
徐悲鸿不止会画马
相信有大多数都和我一样,以为徐悲鸿只会画马,是《与徐悲鸿画十二生肖》让我想去了解徐悲鸿。
在他短暂的58年人生中,创作了1200余件作品,他一生酷爱收藏,收藏了唐、宋等朝代的书画作品。在他去世后妻子遵照徐悲鸿先生的遗愿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徐悲鸿先生一生清贫,9岁才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画画,父亲是私塾先生,擅长书法、诗文和绘画。这为徐悲鸿学习画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家境清贫,13岁时就不得不四处卖画,贴补家用。
卖画的经历虽然辛苦,但是也增加了徐悲鸿的眼界,后期他去法国留学学习绘画,当时的水平已经可以媲美欧洲同期的艺术家,在学习了8年之后,他毅然回国投身艺术教育事业。
他的绘画最大的特色是把西方油画和中国的国画做了完美的融合,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关于十二生肖册
你只见过徐悲鸿画的马,你见过他画的龙和虎么?他不仅仅画过虎和龙,画画了整整十二只生肖,徐悲鸿这一生只为两个女人画过十二生肖。
2006年,一件徐悲鸿的《十二生肖册》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出现,成交价为549.6万港币。这套作品是徐悲鸿当年赠送给自己的得意弟子张蒨英的,创作于1946年。张蒨英是徐悲鸿较为中意的学生之一。

另一套《十二生肖》是徐悲鸿送给妻子蒋碧薇的,当时他们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为100法币和100幅作品,这《十二生肖》就是其中一幅。2004年被拍出880万人民币的高价,这副作品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与徐悲鸿画十二生肖》里收录的画作。
在《与徐悲鸿画十二生肖》里,作者樵苏为每一幅画作都编著了一首诗,拿我们熟悉的徐悲鸿的马举例,飞鬓飒如风,身矫腾长空,奋蹄争先路,神勇威自重。更是为画作增添了神韵。
这套书不仅仅能让孩子对中华艺术有初步的认识,更开启了孩子们对老一代艺术家创作生涯及作品了解的兴趣,为传承祖国艺术文化打下了基础。让孩子多接触艺术吧,或许能给他一个全新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