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买保险的重要性的?
查看话题 >小白买保险指南(基础知识篇)

小白群体最大的弱势在于缺乏保险基本知识。最容易出现的一类错误是:买了不知道保啥的保险。
因此,不懂保险别瞎买。
更多消费者喜欢研究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很有魅力,我个人也很喜欢,但是要特别提醒一句:
保险知识并不是只有产品,要懂如何正确买对保险,然后再去研究产品才不会出现大纰漏。所以基础知识,真的建议大家都知道,当作常识去了解。
一、保险的分类
我们常说的保险,更多指的是人身险。但商业保险根据保险标的不同,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保险标的指保险保障的对象。)

本文讨论的是人身保险知识。
二、购买保险的五大重要原则
知道了保险分类,下面我们从保险购买原则说起。很多人会认为购买原则不实用,弃之不读。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其实知道了购买原则可以解决很多常见问题。
原则1 优先保障重大风险,后保小风险
很多人选择保险的时候会问:我看个感冒赔不赔?脚崴了赔不赔?问这种问题的人归根究底是没有理解商业保险的重要功用。商业保险的重要功用是优先保障重大风险。类似感冒崴脚的小风险,绝大多数人即使不用社保也可以自行承担。

更多人倾向于优先保障生前的重大风险,如重大疾病和养老,这也是健康险和年金险这几年叫卖的原因之一。

原则2 优先保障家庭经济支柱
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这一条原则完美体现了他的现实性和功利性。很多人风险意识的萌发是在孩子出生后。因此业内人常遇到的情况是:父母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却要花很多钱给孩子买。通常这种时候,一些保险人会告诉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保障,应该优先给父母买保险。这种乍听之下既煽情又鸡汤的话最容易激起人们的防备之心:这是不是话术?是不是要忽悠我们全家都买保险?但仔细思考:如果孩子是水源滋润的花草,家庭的经济支柱则是水源,如果水源枯竭,那么花草由谁浇灌呢?

原则3 先保障,后储蓄
近年来,业内越来越推崇消费性保险,我理解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相比返还型,消费型保险价格相对较低,更适应多数国人的支付能力。
二是消费型保险回归了保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用——保障。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姓保”。
因此我们购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年金险
这样的顺序适应绝大多数平民家庭,如果家庭经济能力非常强,可以自行承担重大疾病等大型风险,则可以直接考虑年金保险等。

原则4 先看条款,后看公司
一些朋友表示:怎么网上的保险平台老给我推荐小公司产品?我听都没听过,中小公司到底靠不靠谱?这是典型的圈外人认知,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国保险业是强监管行业。无论从正式的法律条文、还是行业规范,或是保险公司运作相关规定来看,保险都是众多金融产品中最安全的一个。
什么是小公司呢?是保险产品少?还是赔付金额少?还是注册资金少?
说到底,消费者关注公司规模,无非是想确定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实际上,我国的保险安全机制十分健全。
除《保险法》中有一系列规定外,2008年9月,我国成立了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用于筹集、管理和运作保险保障基金;监测、评估保险业风险;参与保险业风险处置;管理和处分受偿资产;国务院批准的其他业务。他依法接收保险保障基金的全部资产,目前资金规模达上千亿!

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有1家保险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偿付能力充足率长期低于标准水平,那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会利用自己的资金“注资买下”这家公司,重新整顿经营,令其回复正常营业,接着遴选其他合适的股东,这时那些苦苦等待申请保险牌照的有钱公司会高兴地成为接盘侠,毕竟注资一家已成型的保险公司要比新建一家公司更加省时省力。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会在一切安定后再抽资离开,将资本重新交还给社会。
当然,除去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外,我国还有保证金制度、偿付能力监管、责任准备金制度、资金运用监管、再保险机制等等,可以说人类创造的保险机制是非常伟大的。
(我们将有更详细的文章阐述保险公司安全性)
国人不愿意购买保险的一大原因:认为保险理赔难

实际上,是否理赔看的是合同条款,赔付额度看的是产品责任,服务和公司是次中之次。且与你是不是保险公司员工、有没有钱、有没有社会地位等等没有半毛钱关系。
业内人士都知道,只要符合合同约定,保险公司是愿意赔付的。
从舆论角度上就不难理解。如果新闻报道了保险公司正常赔付,就是为自己免费打了广告,赔付金额越大广告打得越响,这样的正面宣传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保单;如果保险公司拒赔,哪怕拒赔金额只有万八千在舆论上也会被谴责。毕竟现在大多数国人一听拒赔,不问原因就会一边倒的认为保险公司背信弃义、坑蒙拐骗。这样的负面舆论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效果,从长期看会影响公司信誉,久之则影响公司发展。
从公司盈利角度讲,保险公司并不靠拒赔赚钱,收取保费和支付赔款是公司日常基本操作。保险公司的最大利润来源在于投资收益,也就是利差益(即资产运用的实际利益率大于责任准备金计算所采用的预定利率时产生的利益)。通俗点讲就是保险公司利用投保和理赔之间的时间差,拿保费的一部分去投资赚取的投资收益。毕竟很少保民买完保险就马上出险,大部分是几年或几十年后才出险。

原则5 要根据现阶段收入合理规划
很多小白问:我应该花多少钱买保险呢?买多少保额合适呢?
这个时候就要提到“十双原则”:保费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10%保额是年收入的10倍
这里要注意可支配收入和年收入的区别,因为很多家庭都有贷款(房贷、车贷等),如果每年收入20万,要还贷款8万,那么
可支配收入=年收入—负债(贷款等)即可支配收入是20万-8万=12万。
年保费可以安排在1.2万左右。保额=年收入x10,即20万x10=200万。当然保额越高,保费越贵。如果你想买的产品200万保额越要花费2-3万的保费,那么可以尝试寻找其他保费相对较低的产品,保险产品有品牌溢价的情况出现(品牌溢价:即大约一样的保障,某些大公司保费要高出其他公司30—40%的情况),但如果抛去品牌溢价,保险这种产品跟很多东西一样,也是一分钱一分货的。
如果平时日常生活开销大,实在付不起年收入10倍的保额产品,可以暂时将保额安排在年收入的5倍+负债,待经济状况改善了再考虑加保。
在收入有较大变动时及时加保是明智之举。
"双十原则"适用于普通家庭,如果家里有矿则不必参考。举个例子,如果你家有10个亿,难道你要用1亿来买保险吗?买100亿保额的保险吗?恩,保险人很开心,但这样算就有点不懂变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