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28 #陈情令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今日阅读:《Fail fast,fail often》,ISBN:978-0-399-16625-9,作者:Ryan Babineaux,Ph.D and John Krumboltz,Ph.D
一见倾心魏无羡,日久生情蓝忘机,这也许是很多人这个夏日回忆中的陈情令。
而于我而言,最动心的是此剧设定的很多slogan。不可不先说的就是云梦江氏的家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明代散文家张岱在《四书遇》中提到: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原来此为圣啊。

原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
江枫眠微微一笑,道:“要给你们的东西早给了。剑在身侧,训在心中。”
江澄道:“憋死你活该。你就不应该强出头,不应该管这件破事。要是你最初没动……”
突然,江枫眠道:“江澄。”
江澄一楞,方知刚才说得过了,立即噤声。
江枫眠并无责备之色,但神情却由方才的平和转为凝肃了。他道:“你知道方才自己的话有哪里不妥吗?”
看着江澄口不对心、略不服气的模样,江枫眠摇了摇头,道:“阿澄,有些话就算生气,也不能乱说。说了,就代表你还是没明白云梦江氏的家训,没……”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简简单单一句话,比起蓝氏的三千条戒规来说,似乎有点不正经且强出头的感觉。但仔细一品,在随性妄为的人生观背后却是努力自在人心的道理。
江枫眠反复强调的是努力的精神。
魏无羡在三个月乱葬岗向死而生之后的那句“至于心性,我心我主,我自有数。”,蓝湛的“关心则乱”正对应上了魏无羡无比的内心坚持。看的人伤心的同时又无比动心。说到底,一个人多有才华才能坚持心之所属?而一个人到底有多努力才可以向死而生?这就是魏无羡归来之后的震撼感。 曾经那个以剑道为傲的恣意盎然的年轻人,一个什么都失去了的人。只要有信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反而他才是那个无论如何境地都可以微笑,无论怎样痛过、死过,都能努力着的魏无羡。相比江澄,为什么他可以做到?心性如此么?真的天生乐观么?
至于那三个月,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文中一个字也没提。
最近在看的书《Fail fast,fail often》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将被实验者(中学生)分为两个群体,一组以才华施以鼓励(prais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intelligence),另外一组,刚好相反,以努力施以鼓励(praised for their effort)。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两组都表现不错。进行到第二个阶段。被实验者被刻意刁难,得到的结果却显示,以才华居上的反而表现不好,以努力为目标的则表现超出预期。
“Emphasizing effort gives a child a variable that they can control. They come to see themselves as in control of their success. Emphasizing natural intelligence takes it out of the child’s control, and it provides no good recipe for responding to a failure.”
强调努力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他们可以控制的变量。他们认为自己控制着自己的成功。强调天生的才华却未提供应对失败的对策,反而使得他们失去控制。
这个实验也说明了我们为什么会迷上魏无羡。因为他可盐可甜,可阳光可邪魅,可娇俏可霸气,可深情可不羁,但唯独他不知以此自傲。在魏无羡的字典里,努力二字才是他安身立命之处。“许我一生锄奸扶弱,无愧于心。”所以,家臣之子,父母早亡,流落街头被狗追的他在姑苏双壁之一的蓝忘机面前没有自卑,即使被万人喊打,做任何事情之前有自己想法的他专注的是如何去做事情,而非抱怨。面对江澄无数次的言语相讥(激),他也能不卑不亢还能为对方考虑,宽慰彼此,坚守内心。亦能不分门第、派别、礼教、和立场,还能守住道义,无愧于“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
即使十六年后,在姑苏静室的雪中,他也能这样陈述自己的前世“管他诽我谤我,问心无愧而已。”过尽千帆皆不是,失望绝望也有过以后,明白“其实有的时候,世人只不过需要一个借口而已,或者说一个靶子,一个人人喊打的靶子……”世人肆意发泄的怒意怨气,批评、谴责多么的不公平啊,甚至可以说是片面、愚蠢、恶意的啊,但这不是假象,这是众生百相。竹林深处的夜雪中,谈尽了人生。

以努力为目标的方法会给人带来巨大而深远的正反馈。“The way that you approach challenges can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your performance.”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说的就是如果你看到的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即使很难,但只要去做了,就能让自己更好,永远从经验中去获得动力。况且没有努力,哪里才能知天分有多重要?
“If your primary concern is to prove how smart and capable you are, then you will not only be hesitant to try things that threaten your sense of competence, but you will also perform more poorly when you do approach new activities. But if you view challenges as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and grow, you will perform better, enjoy yourself more, and find ways to gain from the experience. ”
如果你的主要关注点是证明你有多聪明和能力,那么你不仅会犹豫是否会尝试威胁到你的能力的事情,而且面对新的挑战的时候你也会表现得更差。但是,如果能将挑战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则会表现得更好,更多地享受其中,并找到从经验中获益的方法。
好了,最后愿我们都能在努力过后,雪夜里,生暖炉,促足相依偎,静闻雪落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