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读书摘要和笔记(20190829)
现代最大的人口变迁是欧洲人对新大陆的移民,以及随之发生的对美洲土著(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土著人数的减少或完全消失。
阿塔瓦尔帕在卡哈马卡的出现突出了世界史上的一个关键因素:具有相当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腺鼠疫以及其他一些在欧洲流行的传染病,毁灭了其他大陆的许多民族,从而在欧洲人的征服中起了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皮萨罗俘虏阿塔瓦尔帕这件事,表明了导致欧洲人向新大陆移民而不是美洲土著向欧洲移民的那组近似的因素。皮萨罗成功的直接原因包括:以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欧洲的航海技术;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为。本书的书名是这些近似因素的简略的表达,这些因素也使现代欧洲人能够去政府其他大陆的民族。(注:这些因素在古代中国都有,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没有去征服其他大陆?以上这些都是物质因素,为征服其他大陆创造物质基础,使之具备征服的能力;但是征服的意愿取决于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些软的但更核心的因素。)——“第三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从间接的意义说,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动植物的选择、饲养和种植)结果,每英亩土地就能养活多得多的牧人和农民——一般要比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多10倍到100倍。这些没有感情的数字所产生的力量,就是生产粮食的部落取得对狩猎采集部落的许多军事优势种的第一个优势。
在饲养驯化动物的人类社会中,牲畜在4个不同的方面养活了更多的人:提供肉类、奶脂、肥料以及拉犁。

概述从终极因素(如大陆轴线走向)通往使某些民族能够征服另一些民族的近似因素(如枪炮、马匹和疾病)的因果关系链。动植物驯化和定居的生活方式,使得这些族群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大增。
从驯养的动物那里最后获得的病菌,在欧洲人对美洲、澳大利亚、南非和太平洋诸岛的土著的政府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动植物的驯化意味着人类的粮食越来越多,因而也就意味着人口越来越稠密。因此而带来的粮食剩余和(在某些地区)利用畜力运输剩余粮食,成了定居的、行政上集中统一的、社会等级分明的、经济上复杂的、技术上富有革新精神的社会的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能否利用驯化的动植物,最终说明了为什么帝国、知书识字和钢铁武器在欧亚大陆最早发展起来,而在其他大陆则发展较晚,或根本没有发展起来。(注:作者更多的从物质和技术条件出发寻找答案。)——“第四章 农民的力量”
在粮食生产上具有领先优势的那些地区里的族群,因而在通往枪炮、病菌和钢铁的道路上也取得了领先的优势。其结果就是富有社会与贫穷社会之间一系列的长期冲突。——“第五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
采纳粮食生产为所谓的自身催化过程提供了例证——这是一个在正反馈循环中自身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开始,速度就越来越快。(注:粮食生产与人口密度之间是双向正反馈关系。)——“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我们对野生植物演化为作物所描述的种种变化,与早期农民实际上可能已注意到的一些特征直接有关——如果实的大小、苦味、多肉、含油和纤维的长度。通过收获这些具有特别可取的品质的野生植物,古代人在无意识中传播了这些植物,使它们走上了驯化之路。——“第七章 怎样识别杏仁”
仅仅十几种作物的产量,就占去了现代世界全部作物年产量总吨数的80%以上。这十几种了不起的作物是谷类中的小麦、玉米、稻米、大麦和高粱;豆类中的大豆;根或块茎中的马铃薯、木薯和甘薯;糖料作物中的甘蔗和糖用甜菜。;以及水果中的香蕉。
我注意到地区之间在现有的可驯化物种的储备方面差异甚大,这些地区的本地粮食生产出现的年代也相应的有所不同,而且在某些肥沃地区直到现代仍没有独立出现过粮食生产。
印第安人未能驯化苹果的原因却是在于印第安人所能得到的整个野生动植物组合。这个组合的微弱的驯化潜力,就是北美粮食生产很晚才开始的主要原因。(注:主要原因是地区间可驯化的野生动植物组合的潜力,这个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区的驯化开始的年代、速度与规模,从而决定了地区间的发展态势和格局。)——“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
vert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9 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