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焦虑(《精神分析引论》第25讲)
【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弗洛伊德对Angst的精彩研究,以及随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阐发,使得作为日常现象的Angst被视作突出的现代性经验,并成为了德国哲学术语表的重要成员。弗洛伊德曾在两次系列讲座中详细谈到了Angst,尤其关注Angst与Furcht(害怕)的不同点——无对象的特征。他自己对焦虑的理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刻的变化,在第一焦虑理论中,焦虑是作为压抑后的力比多的转换物,是由压抑产生的;而在第二焦虑理论(1926年后)中,焦虑发生于自我之中,被赋予更多的主动性,焦虑产生了压抑。两个焦虑理论共同关注了焦虑的自我保存功能。这里,主要整理了1917年弗的讲座内容(《精神分析引论》),即第一焦虑理论,并附带总结了1933年弗讲座中关于焦虑的最终理解(第二焦虑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在1926年的《抑制、症状与焦虑》中)。现有中译本的翻译不够可靠,尤其是在对Angst的翻译上,存在许多前后翻译不一致现象,导致术语没有特别地突出和很好地被区分开。所以关于《精神分析引论》的内容参阅了德文原著(Sigm.Freud Gesammelte Werke,德文11卷),中译本参考了车文博主编的《弗洛伊德文集》】
弗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实焦虑谈起。现实焦虑Realangst:对一种外部危险的知觉反应(一种预料或预料到的伤害),是自我保存的体现。引发焦虑的对象和情境与个人对外界的知识与努力的感觉不同;弗反对现实焦虑是理性的、导向有力的判断,因为过分的焦虑会使人变得麻木、忘记逃跑;是防御机制而不是焦虑使得人得以自我保存。【Für gewöhnlich besteht die Reaktion auf die Gefahr aus einerVermengung von Angstaffekt und Abwehraktion. Das geschreckteTier ängstigt sich und flieht, aber das Zweckmäßige daran ist die„Flucht", nicht das „sich ängstigen".409】弗继续发展他的观点,他认为,对焦虑的准备(Angstbereitschaft)而非焦虑的产生,才是有利于个体的安全的。这时候,焦虑作为信号起的作用Signal就非常关键。【这一点在《抑制、症状和焦虑》中得到发展】 弗简单区分了焦虑、害怕、惊吓:
- 焦虑Angst:焦虑是一种情境,而不管对象如何;
- 害怕Furcht:关注对象;
- 惊吓Schreck:强调由危险所产生的效果,危险突然而来,没有焦虑的保护。
而焦虑和惊吓的关系是:一个人通过焦虑从惊吓中保护自己。 弗谈及了焦虑与出生经验,后者是焦虑的起源和原型。“出生的行动包含有痛苦的,兴奋的发泄,以及身体的感觉等已成为构成生命有危险时的经验的原型,并且从此由我们再现于焦虑状态之中。”【Wir sagen uns, es ist der Geburtsakt, beiwelchem jene Gruppierung von Unlustempfindungen, Abfuhrregungen und Körpersensationen zustande kommt, die das Vorbild für dieWirkung einer Lebensgefahr geworden ist und seither als Angstzustand von uns wiederholt wird. 411】
弗又讨论了三种不同的焦虑形式:
- 期待焦虑(Erwartungsangst):受此种焦虑折磨的人总是预见到种种可能的灾难,将各种偶然之事都说成是不祥之兆。这是一种自由浮动的焦虑(frei flottierende Angst)。
- 恐惧症(Phobien)出现的焦虑:并不是自由浮动的,而是对某些东西感到非正常强度的焦虑,如黑暗、蛇、雷电、刀剑、群集、过桥、独居、航海。弗强调,这里除了对象的恐惧以外,包含了情境恐惧症。这些对象或情境的确可能产生焦虑,问题在于焦虑的强度是不正常的。但在某些恐惧症中,对象或情境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引起焦虑,如广场恐惧症,猫恐惧症。弗说,前两种焦虑是彼此独立的。
- 神经症焦虑(neurotischer Angst):出现在癔症中,焦虑和危险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无因而至,莫名其妙。
弗认为,神经症焦虑是重点。问题来了:神经症焦虑到底是什么?和现实性焦虑有什么关系?他首先给出了一些临床观察:
- 期待的焦虑或一般的焦虑与力比多有着密切关系,其核心是兴奋受阻,即力比多无法发泄也无法升华。1、不尽兴的性行为会导致焦虑性神经症。2、青春期和停经期时,力比多产物增加,导致焦虑。“力比多缺乏了,焦虑取而代之。”【man stellt nur fest, daß Libido vermißtund an ihrer Statt Angst beobachtet wird. 418】
- 在癔症中,病态的焦虑与症状一起出现,但这是一种无对象的焦虑。癔症状态的潜意识对应物是一种兴奋,比如焦虑。“因此,假如相当的观念内容受到了压抑,那么焦虑就成了一种通用的货币,可以成为一切情感冲动的交换物。”【Die Angst ist also die allgemein gangbare Münze, gegen welche alle Affektregungen eingetauscht werden oder werden können, wenn der dazugehörige Vorstellungsinhalt der Verdrängung unterlegen ist.419】
- 在强迫性患者身上,如果他们无法完成强迫性动作,他们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强迫性行为的产生是为了避免焦虑。
弗得出结论:
- 焦虑神经症中,力比多在丧失自身正常的使用的情况下,就足以引发焦虑,它在身体过程的区域中发生。
- 在癔症和强迫性神经症中,心理方面的反抗也可以使力比多失去正常的使用而引发焦虑。
接着,弗在自我与力比多两者的对立这一框架下理解焦虑:
- 对外部刺激而言,焦虑的产生是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和逃避之前的信号。
- 弗推想,自我在神经的焦虑中,也在试图逃避力比多的要求,并且像对付体外的危险一样来对付体内的危险。即,神经症焦虑的产生是一种对内部刺激(内部力比多)的防御。这是一种焦虑的拓扑学理解。
弗又回到儿童身上去寻找焦虑的线索。其特点是:
- 在儿童身上似乎很难区分神经症焦虑和现实焦虑;
- 儿童容易对陌生人或新情境、新东西感到焦虑;弗认为,这类似于人类发展初期的未知和软弱;
- 并非所有儿童的焦虑都具有同样的程度,对各种情境都十分畏怯的儿童,长大时往往会成为神经症患者。
弗反对阿德勒的自卑感(Minderwertigkeit, inferiority)理论,它取消掉了焦虑来自于力比多的说法。【435】自卑感不是原始的情感,无法直接解释焦虑。弗说,面对陌生者的焦虑来自婴儿和母亲的关系,陌生者替换母亲使婴儿的渴望成为失望,由此转变为焦虑。【英译本注提到,这是弗第一次明确坚持与母亲分离作为焦虑起源的一个因素的重要性】与此对应的是,儿童身上较少出现现实焦虑,比如,他们因为缺乏经验,不会对一些场景(登高、水上的窄桥)感到焦虑。现实焦虑是教育的结果。弗得出结论:“幼儿的焦虑与现实焦虑无关,但却与成人的神经症焦虑有着密切的关系。像后者一样,它来自于无处使用的力比多,并且它由外在的对象或情境替换失去的可爱的对象。”【Die infantile Angst hat sehr wenig mitder Realangst zu schaffen, ist dagegen der neurotischen Angst derErwachsenen nahe verwandt. Sie entsteht wie diese aus unverwendeter Libido und ersetzt das vermißte Liebesobjekt durch einen äußerenGegenstand oder eine Situation. 437】弗将每一种癔症都追溯到儿童的恐怖,认为前者是后者的继承物。
弗处理压抑和情感的关系。附属于被压抑的观念的情感在压抑过程中转变为焦虑。焦虑的产生与潜意识系统关系密切。但是,力比多受到压抑,并不一定会变成焦虑,如:
- 在恐惧症中,有两个阶段:1、力比多转变为焦虑,同时与外在的危险有联系;2、建造防御堡垒,以避免接触外界的危险。“压抑是面对作为危险的感受到的力比多时的一种逃避尝试。人们可将恐惧症等同为一种对抗外在危险的筑工事防御,前者防御的是令人害怕的力比多。但这种出现在恐惧症中的保卫机制的弱点在于,当面对外在危险时自然很坚固,而在内在危险面前则易受攻击。力比多危险的外向投射永远无法很好的成功。”【Die Verdrängung entspricht einemFluchtversuch des Ichs vor der als Gefahr empfundenen Libido. DiePhobie kann man einer Verschanzung gegen die äußere Gefahr vergleichen, die nun die gefürchtete Libido vertritt. Die Schwäche des Verteidigungssystems bei den Phobien liegt natürlich darin, daß dieFestung, die sich nach außen hin so verstärkt hat, von innen her angreifbar geblieben ist. Die Projektion der Libidogefahr nach außenkann nie gut gelingen. 425-426】
- 在其他神经症中,人用其他防御系统来反对可能的焦虑的产生,其核心是反贯注(Gegenbesetzung)。这种反贯注具有这样的任务:运用各种形式的防御方法抵制压抑后的焦虑的产生。【Dieser Gegenbesetzung falltdie Aufgabe zu, die verschiedenen Formen der Verteidigung gegendie Angstentwicklung nach der Verdrängung durchzuführen. 426】
最后,弗谈到:恐惧症中出现的对象类似于梦中的显梦,它仅仅是一种象征,且这种象征受到物种遗传的影响。 在26讲末尾,弗处理了焦虑与自我保存的关系。他发现,焦虑和力比多的关系与焦虑是一种自我保存欲力(Selbsterhaltungstriebe)似乎是对立的。焦虑让人不舒适,且往往干扰人自我保存。弗的解决方式是,将现实焦虑的情感部分归于自我力比多,并把这种伴随行为归于自我保存欲力。【Wenn wir also den affektiven Anteilder Realangst der Ichlibido, die Aktion dabei dem Icherhaltungstriebzuschreiben, haben wir jede theoretische Schwierigkeit beseitigt. 446】
(1933)精神分析新论,第32讲,焦虑与本能生活
在这一次讲座中,弗归纳了自己最终的焦虑理论。首先,他区分了几种焦虑的形式:【73】
- 现实焦虑(与外部世界):焦虑是一种早期创伤性经验的重演。有两种情况1、焦虑作为信号出现,焦虑反映的结果能调节自己以适应新的危险情境,逃跑或抵御;2、早期经验尽占上分,整个反应仅止于产生焦虑,情感状态具有麻痹性,不利于当前意图。
- 神经性焦虑(与本我):有三种情况:1、典型的焦虑性神经症——自由漂浮的预期性焦虑expectant anxiety;2、恐惧症——焦虑稳固地依附于某种观念,与外部危险有关,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夸大;3、癔症——焦虑没有外部危险作为明显的根据。
- 道德焦虑:(与超我):受到超我的道德谴责后感到的焦虑。【76】
弗谈到焦虑的产生方式:在神经症(或儿童)中,焦虑是一种发泄不了的兴奋,与性生活的力比多经济原则有联系。其核心是压抑过程。但弗修正了自己早期的观点,他说:“并非压抑产生焦虑;焦虑早就有了,产生压抑的恰恰是焦虑。”【76】这一过程被弗表述如下:
- 自我注意到对乍起的欲力要求的满足,可能会招致一种现在还记得的危险情境。因此,自我必须以某种方式抑制、消除和减弱这种欲力的精神贯注。我们知道,假如自我强大有力,能将上述欲力冲动纳入自己的组织中,自我就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但在压抑的场合中,出现的情况是,该欲力冲动仍属于本我,而且自我觉得自己弱小。因此,自我通过某种本质上不同于正常思维的方式帮助自己……允许思维重演因从前所畏惧的危险情境而产生的种种痛苦情感。于是,快乐—痛苦原则的自动机制发生了作用,并对危险的欲力冲动进行了压抑。”【79-80】
弗又推进一步:他认为,特殊的外部危险情境中,人真正危险和恐惧的是一种创伤时刻traumatic moment(出生、阉割)。“所恐惧的和成为焦虑对象的东西,常常是创伤时刻的呈现,不能根据快乐原则的正常法则处理它。”【84】最后,弗总结了焦虑的双重起源:1、创伤性因素的直接后果;2、预示创伤性因素即将重现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