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二十四讲:随卦
这一讲我们讨论易经的第十七卦——泽雷随卦。

随:元亨利贞,无咎。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孚于嘉,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1. 释卦名
随者,从也,即跟随。上兑为悦,下震为足,前有悦心者,后而跟从之,故称之为随。
再有,上兑为少女,下震为足为动为长男,此象少女在前,长男从而逐之,故亦有随义。
从自然现象上讲,下震为东方春天,上兑为西方秋天,日出东海落西山,气候自春而入秋天,这是随着时间的自然变化,即随。
豫卦是雷出地上,坤地为纯阴,震是龙蛇之属,是冬天过去而春天到来之象。随卦则是震龙而隐于兑泽之下,兑为秋天,这是秋天到了,龙蛇之属重又蛰伏于地下去了。正是随着时间的的自然变化。
我们说谦卦是武王伐纣,豫卦是周公东征,那么随卦呢?随卦是成康之后的穆王时期。穆王即穆天子,他最著名的两件事,一是讨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另一件是穆天子西征,传说是去瑶池见了西王母,李商隐《瑶池》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关于周穆王除了这两件事,我们知道的并不多,但从他远征犬戎、漫游西域,又继承了成康富庶承平之世这些事实上来看,他是一个类似于汉武帝的人物。随卦亦合于汉武帝之象,所以我们将以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为参照,用以更好的理解随卦。
2. 随卦卦辞
卦辞:元亨,利贞,无咎。
随卦是秋天之卦,是收获的季节,上兑悦而下震足,好比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所以说是元亨,元亨即大亨通。周代以农历十月为一年之终,自然亦是一年之始,所以谓之元。
利贞者,利于贞固,这是对在下之震龙说的,它到了秋天这个季节便要潜入地下去了,即顺时而为,不逆势而动。而且随之义为跟从,当有恒心,宜跟从下去,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才可以有结果。
无咎是对利贞说的,意指贞则无咎,不贞则有咎。就好比龙蛇在秋天则蛰伏,若不潜伏于地下,留在地面上,要战天斗地,想着龙定胜天,支愣着身子高呼让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一些吧!这就是作死了,冬天来了,它是先要被冻死的,这便是有咎了。
随卦就是一个顺其自然之卦,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来,战天斗地也要根据基本法,不然是不行的。
占得此卦者,当随时潜现,不可逆时而动,如此才可以亨通。
3. 随卦象辞
象辞: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随卦上兑为泽,下震为雷,故其象曰泽中有雷。
下震为东,上兑为泽,太阳东升而西落,故曰向晦。向晦者,自震东而至兑西也。
随卦345爻成巽为入,234爻成艮为止为安,故曰入宴息。宴息即安息、休息。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即指顺应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便是随卦之义。
4. 随卦爻辞
(1)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官有渝:官者上宀下㠯,㠯读yi,同“以”,用、行之意。㠯为反巳,巳主乎止,而㠯主乎行。
随卦234爻为艮,艮为宗庙,下卦为震,震为长子为行,宗庙之下的长子,故有官象。
渝即变,官有渝即是形容初九发生了爻变。
出门,交有功:下卦震为行,234爻成艮为门,初九爻变则震象不见,好比是人出了门。交指爻变,震动为工为功,交有功即变震为坤,以应九四。
贞吉:以爻象论,初九之平民以阳履刚,其性积极而动,然而却不应九四,反归身于六三之阴性诸侯,此便有受蛊惑而造反之象,此便不吉,所谓潜龙勿用。所以作易者诫之以安静,不宜妄动。
初九爻变则成阴,阴爻正应九四,此出门跟随朝廷将领建功立业之象,故曰有功。
一者贞吉,不宜妄动,一者出门交有功,这似乎是矛盾的。这应该是两个不同卜者的爻辞,作易者把它们合在一起了,所以出现了矛盾的情况。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若是一个占卜官的爻辞,那么该爻辞应该是“官有渝,出门交有功,贞吉”才对,即把诫辞“贞吉”放在最后。而这里却是“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很显然是两个人的卜辞了,一个人是“官有渝,贞吉”,另一个是“出门交有功”。作易者把这两个卜辞合在一起了,因为是描述的不同情况,一者要动,一者要静,所以出现了矛盾的情况。
而在现实中,此矛盾则不存在,因为我们解易是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判断的。比如汉武帝时,这时候是一个地方诸侯来征兵,占得此爻,就不宜妄动,因为这个诸侯可能是造反的。如果是朝廷来征兵,或者是颁布诏书,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者,初九以阳履刚,是民间之与有所作为者,好比是张骞,占得此爻,他就可以去报名,最终可以建立功勋。
所以解易实难,深明易理与现实,方可以作出恰当的判断。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只学到了起卦的方法,拿着易经的翻译文本,便以为能解卦了,那怎么可以。
占得此爻者,当贞固正道之心,从方正而不从邪僻,不可妄图侥幸。
(2)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随卦345爻为巽,巽为绳;下卦为震,震为动;234爻为艮,艮为止,此用绳索绑缚住使之不动之象,故称之为系。
小子者,是指六三爻。阴小阳大,六三以阴居刚,故有小子之象。
丈夫者,是指九五爻,九五以阳履刚,是飞龙在天之大人,故有丈夫之象。
六二爻与九五爻为正应,变则失九五之正应而上承六三,此所谓系小子、失丈夫也,即不从九五之正道,而随六三之邪僻。
六三爻以阴居刚,失正,在象为阴邪之诸侯,此所谓欲图反叛者也;六二爻变,则亦不正,此欲与六三同谋之乡绅者也。九五之阳刚在上,此二阴为祸,祸必不可久。
占得此爻者,当安静待时,不宜勾结谋上,妄行不轨。
(3)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这里的丈夫、小子皆是指三爻而言。六三爻变,则小子之象失而君子之象显,故曰系丈夫、失小子。
下卦震为足为求,我们在讲蒙卦的“匪我求童蒙”时有过讨论。234爻为艮,艮为手为得,故曰随有求得,“随有求得”即“随求有得”,顺其自然而求则有得,逆反自然而求则无所得。
六三以阴居诸侯之位,此逆反自然,欲有所妄为者也,作易者诫之以安贞勿用。故曰利居贞。
汉武帝时的三王叛乱,合于此六三爻之旨。
占得此爻者,宜安居其位,不可冒进。
(4)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随有获:获即获得、捕获,234爻为艮为手,九四爻变则345爻为艮为手,456爻为坎为寇盗,这是捕获寇盗之象,故曰随有获。此为卫青霍去病诸人北伐匈奴之象。
贞凶:九四以阳履柔,处公卿之位,容易功高震主,遭主上九五之猜忌,故虽有功而不敢居功,要及时的归功于上,消除九五之忌讳,否则会有凶患。此所谓贞凶。老子曰“功成而不居”、“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正合于此贞凶之旨。
有孚在道:九四爻变,则上卦成坎,坎心实为孚;下卦成震,震为道路;上坎孚而下震道,故曰有孚在道。
以明何咎:离为明,九四爻变则上卦成坎错离,是不明之象。以明何咎的意思是,正大光明而剖明心迹,如此才无咎,否则便有咎。
占得此爻者,立功而不可居功,宜正大光明,当念范蠡灭吴而泛舟五湖,及时身退,不可处瓜田李下嫌疑之地。
(5) 九五:孚于嘉,吉。

九五以阳履刚,变则345爻成坎,坎心实,故曰孚。
嘉字的本义是击鼓欢庆,上兑为口为悦,下震为足,歌之舞之,此喜庆之场面也,故曰嘉。
孚于嘉即是坎孚来自于兑嘉,用来形容九五爻之变。
当此昌隆之时,武功鼎盛,自有吉庆,故曰吉。
占得此爻者,吉无不利,但应取信于人,不可任性妄为,如此才可以嘉美。若汉武帝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非吉祥之兆,故文景之积储自此而空,西汉由盛而衰。
(6)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随卦下卦为震为动,345爻为巽为绳,234爻为手,故有拘系之象。而上卦为兑为毁折为脱,这是说拘系了,又挣脱了,所以要继续绑缚,故曰“乃从维之”。意思是拘系了又拘系。这是对整体卦象的描述。
上六以阴居柔,处随卦之终,乃随之极者,物极则变,欲有所不随者也,故拘系之又拘系之。
上六爻变则上卦成乾为君王,故有王象。
用亨者,祭祀也。上六爻变,则下卦为震为钵盂;上卦为乾为物;这是祭祀之象。
随卦上兑为西,234爻为艮为山,故曰西山。合起来即是王用亨于西山,君王在西山祭祀也。随卦是秋天之卦,所以有秋末祭祀之义,同于小畜之后的履卦,不过履卦下卦为兑,为浅底之容器,祭品菲薄,此处则下卦为震,为深底之容器,祭品丰盈,财力之厚寡有所不同。
以爻象论,上六爻以阴居柔,刚健之九五在下,故上六宜紧紧跟随之,不宜另生心思,半途而废也。汉武帝之皇后卫子夫,虽史书上记载晚年失宠是因色衰,然而亦何尝不是因为卫家的势力太过耀眼强大,使武帝有了忌惮,必欲防备之呢?
占得此爻者,可为随从而不可为主,为主则类似于马谡由诸葛之顾问变而成一军之主帅,其凶可知。
随卦至此就解完了,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交流讨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