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苏东坡的女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坎坷不断,但他的个性乐观豁达、温暖浪漫,使后世的人们大为欣赏。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离不开优秀的女人,今天我们来挖一挖陪伴苏东坡一生的三名女子的故事。
第一任妻子:王弗
王弗是苏东坡的结发之妻,十六岁嫁给十九岁的苏东坡,他们的姻缘始于一座书院附近的鱼池。

北宋时青神县有个叫中岩的地方,教书先生进士王方是苏洵好友,所以苏轼被父亲苏洵送到中岩书院读书。书院的下面有一处潭水,碧绿平静,如半轮明月。 苏轼书读累了便常来此处观景。
看得高兴了便叫到:“好水岂能无鱼?”就跟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王方觉得有道理,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
可惜诸多秀才的提名要么过雅,要么太俗,最后苏轼缓缓展出他的提名:唤鱼池,令众人叫绝。
谁知这时老师王方的女儿王弗也展开了红纸上的题名,“唤鱼池”三字映入眼帘,令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壁”!
真是心有灵犀,这该死的缘分呐。
有这么浪漫的一茬,不用想也知道,后来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给苏轼。

王弗是个敏捷但谦虚的女孩,作为进士之女,一开始并没有向苏轼炫耀自己通晓诗书。
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总是默默陪在身边,后来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都记得,并给予提醒。 苏轼每每问她书中的问题,她都能答出来,让苏轼感到惊喜和刮目相看。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很多人提起王弗都知道“幕后听言”的故事。
26岁那年,苏轼算是正式走上官场,任陕西凤翔通判,常有人前来拜访,王弗常常躲在屏风后面静听。 有一天,客人走后,她忍不住对苏轼说了:“这个人讲话模棱两可,总在揣摩你的意思,然后再顺着你的话讲,何必费这么大功夫跟他谈?”
还有一次有人来求苏轼办事,过后王弗对他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意思是说不能跟这个人做朋友,他见谁都这样热络,与人热得快的人,冷得也快。
事实证明,这个人在之后苏轼落难时,果然背信弃义,据推测,当时来往的人中,就有后来险些置东坡于死地的章惇。

多么聪明的女子!看人之准,有她在身边真是苏轼的大幸。只可惜,这样聪慧娴静的女孩,红颜薄命,27岁便与世长辞,留下了一个6岁小儿,即苏轼的长子苏迈。
苏轼对这位妻子情深意重,十分依赖,把妻子与父母葬在一起后,他悲痛叹到:“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佑。”
在王弗去世十周年时,苏轼在一个夜晚梦回家乡,见到了久别的爱妻,两人相顾无言,只是热泪滚滚。

醒来后苏轼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句句沉痛,恩爱情深,奈何天命无常。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是出身农家的王闰之,王弗的堂妹,比苏轼小11岁,在王弗去世的第四年嫁给苏轼。
原因很简单,只有闰之续弦,才能对王弗留下的儿子精心呵护。果不其然,闰之后来对姐姐的儿子的确视如己出,和自己后来生下的两个儿子一样关心爱护。
她是个性情柔和,很容易满足的女子,十分佩服苏轼,因此什么事情都顺着丈夫,支持他。
此时的苏轼已父母双亡,失去发妻。可以说,是王闰之陪伴了苏轼起伏最大的时期。

多年的相处让苏轼与她有了深厚的感情,后王闰之46岁时去世,在苏轼写给王闰之的祭文中,感激了她给了自己安谧与家庭的温暖。
无论是苏轼被贬,还是飞黄腾达,面对天翻地覆的生活境遇,她任劳任怨,处之泰然。生活落魄,从不埋怨,锦衣玉食,也不惊喜。
苏轼在祭文中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值得一提的是,从苏轼的弟弟苏辙的《祭亡嫂王氏文》中也给予了王闰之极高的评价,在苏轼死后,将两人葬在一起,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然而苏轼的众多文学粉对这位体贴能干的王闰之很是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王闰之惊恐难过之余,又担心那些小人还会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出什么把柄当罪状,于是把苏轼的诗稿焚毁,多可惜!
这王闰之不仅是个好继母,为人还很大度,在杭州时为东坡买下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丫头朝云,当时还只有12岁,长大后,成了苏轼的妾侍。

妾侍:王朝云
说到王朝云,苏轼对她的评价是秀外慧中、美若天仙、天资聪慧。甚至称她为:“天女维摩”。
啥意思呢?一尘不染的圣女。
好你个糟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还玩肉麻!
不过这个王朝云的确才艺过人,琴棋书画无不通晓,成了苏东坡后半生的红颜知己,晚年的苏东坡好多诗都是为她而写,认为她是最能理解自己的人。

1083年,王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儿子,起名遁。可惜只活了十个月便染上肺炎而夭折。两人痛不欲生,王朝云更是哭倒在床头,不久也信了佛,读起了《金刚经》。
苏轼晚年被流放到岭南,可朝云在广东惠州患病身亡,年仅34岁,死前还在念着《金刚经》中的句子。
这位富有细腻感情和浪漫气质的女子,把短暂的一生都给了东坡。

王弗、王闰之、王朝云这三个优秀的女人并非同时生活在一起,在不同的阶段给了苏轼关爱、理解和陪伴。
一个是知书达理的结发正妻,一个是陪他走过风风雨雨的贤内助,一个是与他心心相印的红颜知己,相同的是,她们都是苏轼这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人。

在当时社会,女子大多都没有正式的名字,比如王闰之在嫁与苏轼前原叫二十七娘。而苏轼的两位妻子和一位妾室却像男子一样都拥有自己的名、字,这在当时很少见。
嫁给苏轼这样一位大文豪,也是莫大的幸运。
-
李田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7 09: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