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欢喜》:别人那么优秀,我又开始焦虑了
前两天朋友和我聊天,问我看过《小欢喜》没有,她说看完好羡慕剧里的人。
羡慕董文洁和宋倩多年亲如家人的友谊;
羡慕英子、方一凡、陶子、磊儿既是邻居又是同学又是好朋友的感情;
羡慕他们都不用为生计发愁,可以肆意随心的生活。

而自己却活的很辛苦很累,学费生活费都要自己操心,这学期要交学费还好老家的房子收了两个月的租,不然连学费都交不上。
她暑假在一个大型度假酒店做文化体验师,带小朋友画团扇、纸伞,做香囊,小朋友都多才多艺,而她小时候就是过家家,从来没体验过这些。
妈妈每天下班很晚,弟弟妹妹都太小需要人照顾,以后毕业了也要考虑弟弟妹妹的生活。
生活对她而言有太多苦闷。
遗憾自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去体验这些丰富的生活,遗憾在最好的年纪却天天去打临时工挣生活费。
我很明白她这种心情,羡慕是真的,遗憾也是真的。
01
我们越长大好像烦恼越多,小时候只有成绩一个KPI指标,成绩好就可以拥有很多快乐,老师、家长和同学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孩子,于是自己只要做好这件事其他统统不用管也不用在意。
长大以后我们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成绩我们还开始比较家庭、事业、收入甚至另一半。
刷朋友圈她们晒旅游晒包,看知乎她们晒工作晒工资晒offer,看豆瓣她们每天看电影看书晒小资精致生活。

屏幕的另一端似乎只有自己穷酸的可怜,每天加班到很晚,做最后一班公交回到家里,累到不想社交不想出门,休息日就躺在床上追剧看小说,打两盘王者荣耀。
偶尔夜深人静时会羡慕他们的潇洒和自在。
02
忽然想到一个博主提到的互联网的「聚集效应」。
最常见的互联网聚集效应在朋友圈的体现就是,她们生活似乎很轻松,天天旅游,完全不用工作,学生党也不用担心挂科,在朋友圈晒个不停。
实际上这种聚集效应很明显。
假设你朋友圈有100个人,一个人两年旅游一次,发一周的照片,这些人就算是错开了,你也会在100周里看到的全都是旅游照片。
也许那个晒旅游照的人两年才旅游一次,背地里还要吃馒头喝凉水过着996怕过劳肥的日子。
也许那个晒包的人好几年就买了这一个包,天天搭配使用,背地里还是要挤公交乘地铁。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愿意展现的一面,
看不到是普通人也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烦恼,看不到普通人一生也到不到年薪30万,做着一份毫无生机无前途的工作。
我们大家只是习惯把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出来,哪怕它只是苟延残喘的生活里一点微光,哪怕大部分还是暗无天日。
所有人的光鲜聚集起来,我们看到的社会似乎就是这样子,而惨兮兮的只有自己。
03
我有时在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会想,如果回到小时候会怎样,
我可以弥补很多遗憾,改变很多事情,会阻止爸爸把大货车卖掉,这样家里就不会欠很多外债;会在高中时代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会在报志愿时谨慎一点多搜集信息逃离农学这个坑,但是也只能是想想了。
每个人对过去都有遗憾,遗憾自己没好好读书上了一个烂大学选了一个烂专业最后找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生活按部就班一潭死水。
对过去的遗憾和现在的不满意产生了焦虑,想太多做太少也会焦虑,曾经过去的大学时光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躺在床上干着急,很焦虑但不知道往哪里使力。

也许未来的我又会觉得此刻的我没有把握住机会,留下了遗憾,所以把握当下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此时此刻还是要努力生活。
如果你觉得生活很糟糕,羡慕别人的生活,那就更需要努力了,自暴自弃只会更糟糕,所以努力一点点让生活改变一点点就是莫大的惊喜。
04
我近期的计划就是好好运营公众号,不奢望挣钱,但是要把文案写作的能力练出来。我还有一个微博,打算尝试定期投稿影视混剪,在微博这种由明星聚集的人气领域里娱乐化运营或许是不错的策略。
此时此刻的你又在做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