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两套系统与荣格的直觉理性
看到一篇文章写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这本书也只是大致翻过,没有看完。从思考系统来看,人脑内两套系统来决定人的决策。
突然想起的一个觉得好玩的点是,这个快系统和慢系统到底是什么?如何用其他的术语来描述这两个系统。卡尼曼可能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为了社会准则普遍认为的科学性原则,他最终保持完全的公允,将这两套系统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
再一细想,这里的思考快与慢,快与慢,突然让我想到了荣格的直觉和理性。这两种关于思维方式的分类似乎有某种相似之处。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不同人的选择呢?脑子里的小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时候脑子里的小人会打架也是经常会出现的事情。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我们脑子里有东西在指导着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而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同声音是不是代表了不同的小人的想法?想法有很多,行动结果只有一个。那么这个最终的行为结果是由谁做出的呢?
用荣格的八维理论来看,就他的理论里,脑子里的小人是有8个。
八维:ti te ni ne fi fe si se
这八个小人的彼此力量的抗衡从而让人能够最终做出唯一的一个行为结果。 当然这是细分了,其实再往上不知应该是四分还是二分?
二分的话,通过这八维,则能够很明显地是内外倾向,introverted;extraverted。 四分的话,个人存在 thinking,intuition,feeling,sensing这几个维度的心灵结构。
那么如此的话,,在二分法下,由于能量的流动方式不同,其在T,N,F,S各个维度的分布方式不同,则不同的组合方式便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四分法角度下,个体脑内存有四个维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能量的扩散方向不同,则会表现出不同特点。这两种发展方式的结果相同,但途径不相同。到底哪个是鸡哪个是蛋?
根据八卦的原则: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
事物的发展必是有其源的,那么八维的源是什么?荣格是对易经和老子都是了解得比较深的人,这种推衍变化他肯定是懂得的。那么他是如何推出他的八维的呢?四是什么?二是什么?一是什么?
还有一个,就是荣格提出的对立和熵的概念。这个对立的提出就比较有趣了,对立生于合,那么这一“合”是什么? 这似乎又印证了,八维必是荣格基于某种原始物质推衍而来的。因此,脑袋内的小人如果是有八个的话,是先天直接安排的,还是个人让其不断成长的呢?其先天成长路径是如何而来,其后天成长路径如何实现?各个小人在打架的时候是如何协调下来的呢?主导功能由什么决定?他们之间是如何相处?
唉,不造啊,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