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毛选,不一样的解读(十二):从幼稚走向成熟
“共产党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
这句话出自毛选第一卷第十二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写于1935年12月27日,是瓦窑堡会议后,毛在一次党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官方也提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1935年12月,当时的中央进驻陕北,开始反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种种经验。面对新的形势,抓住机遇调整策略,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序幕。
上一篇《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写于1934年1月27日。毛写下这一篇文章,已时隔近两年了。
这两年,发生了许多大事。
第五次反“围剿”形势严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和机关近8.3万人,开始战略转移。
12月初,血战湘江,队伍锐减至3万人。生死存亡关头,行军中召开通道会议,在毛提议下,改向进军贵州。占领黎平后,又召开黎平会议。在毛的提议和周的支持下,放弃前往湘西的原有计划,改为进攻遵义。
1935年1月15至17日,召开了历史性的遵义会议。纠正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错误,调整中央分工,毛重新进入军事核心决策圈。
接下来,就是有名的四渡赤水。4月份,进入云南。5月,转战川西。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由于张国焘的个人野心和分裂行为,毛后来说起过,这是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刻。
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必将迎来黎明。
9月12日,毛、周和大部分中央委员,带领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陕甘支队先行北上。
1935年10月,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11月初,陕甘支队和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团会合,重新组建红一方面军。彭任司令员,毛任政委,叶帅横空出世任参谋长。下设第一军团,林副帅任军团长;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
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作风强悍,据说有军事主官冲锋在前的惯例。军政委吴焕先就是拿着大刀,死在前线上。这支部队,延续到了朝鲜战场上的39军。
抗日战争开始,徐海东一直伤重疗养,几乎缺席了之后所有的战事。55年授衔,仍然在粟之后列大将第二位。
有人花花大少,有人雪中送炭。但功高莫若救驾,自古有之。
1935年11月下旬,毛指挥新组建的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直罗镇战役胜利。消灭了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
打疼,打醒了张学良。
再加上,杨虎城的小西北军不愿再跟红军消耗。陕甘边区的形势,稍稍缓和。
“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在此背景下,12月17日,中央才召开了瓦窑堡会议,腾出手来思考当前形势和策略。
瓦窑堡会议后,12月27日,毛写下了这篇文章。
文章很长,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
“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毛的一贯作风,先分析形势,再指出策略。且开门见山,简单明了。
接下来,文章简要列明日本对中国侵略野心和行动。从袁世凯的二十一条开始,到华盛顿九国公约,再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直到1935年的华北事件。
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反抗呢?还是投降呢?或者游移于两者之间呢?”
文章又从各个阶级角度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对比着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能看出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形势发现了变化,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所以,策略也要发生变化。
第一篇只分析了阶级情况,区分了朋友和敌人。到了这里,又提出了策略和方式、方法。团结更多的朋友,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最重要的,文章提出共产党人要主导这种团结,并且有自信能主导这种团结。
这就跟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了天壤之别。
“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反抗的。”
“中国的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
“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们的主意早就打定了。他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说:革命(不论什么革命)总比帝国主义坏。”
这句话,不禁让人想起“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予外人,勿予家奴”。所有既得利益者,无不将一己私利置于国家、民族之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使后人复哀后人。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总的特点是动摇。但在斗争的某些阶段,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左翼)是有参加斗争的可能的。其另一部分,则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
文章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营垒会破裂,分裂出一部分人,可以争取过来。指的应该就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小西北军。
文章还举了很多例子,如蔡廷锴在福建政变,唐生智、冯玉祥讨蒋。还有,就是赵傅生、董振堂率领的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12月在宁都起义。
这支部队,后来改编为红五军团,历次反“围剿”的攻坚力量。长征途中,又被安排为后卫部队,掩护大部队撤退。
红军里面,不单有“开路先锋”,林副帅统领的伟大红一军团。还有“铁流后卫”,董振堂率领的起义部队红五军团。
湘江血战中,红一军团正面突破,敌人是桂系、湘系地方军阀。红五军团断后,死死拖住的,是薛岳指挥的十几万精锐中央军。
1935年8月,红五军团缩编后的红五军,又被编入张国焘所在的左路军。9月15日,随红四方面军南下。
1936年11月,红五军再次编入西路军进行西征。1937年1月12日,红五军在甘肃高台遭马步芳等部合围,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牺牲后,头被马家军砍下来,挂在城墙上。
历史的天空,有很多闪亮的星星。有些离得太远了,有些藏得太深了,有些又被乌云挡住了……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文章笔锋一转,又强调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警惕1927年失败的教训。
“难道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后来才得的新毛病,而不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值得警惕,但在当前形势下,可以利用对付主要的敌人。
“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这部分最后,文章又分析了革命营垒的情况,提出要建立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第二部分,民族统一战线。
分析了形势,文章又指明了策略。
“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首先指出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一个伟大的任务,要准备作持久战。所以,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抛弃关门主义,防止冒险主义。
接着通过对比,驳斥了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革命队伍中的幼稚病。坚持关门主义策略的人们所主张的,就是一套幼稚病。”
所谓关门主义,就是坚持革命力量要纯粹,只依靠工农力量,其它统统是反革命。也算是教条主义的一种情况吧。
一个人幼不幼稚,其实也是看他能不能转过弯来。目的是确定的,道路却是可以是多样的。
“我们一定不要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第三部分,人民共和国。
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共和国。
有了策略,还要有落实的方法。把工农苏维埃政府,改为民族的人民共和国,让那些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人加入进来,就是落实的方法。
“因此,这个政府的纲领,应当是以适合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这个基本任务为原则,据此以适当地修改我们过去的政策。”
一个成熟的人,会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做出取舍和妥协。更关键的,是有自信并且有能力,确保自己的目标不会偏离。
“现时革命方面的特点,是有了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
“共产党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
抓住历史的机遇,争取更多的盟友,想尽一切办法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有自信、有能力做到,这就是成熟。
文章还提到了,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那是将来的事情。所以当前,可以跟任何愿意合作的人合作,并要主导这种合作。
就算尊称光头一声委员长,也不在话下。成熟的人应该能体会到,这是需要胸襟和气度的。
第四部分,国际援助。
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
可以看出,是将中国革命置于第三国际大旗领导之下的。
到了1935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相互关系,变成了国际援助。
“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国际人民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人民的援助……”
一个成熟的人,必定是有独立的人格,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所以,自力更生才是毛思想的灵魂之一。
文章里提到的苏联援助,又引发了另一桩公案,惨烈的西路军西征。
成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人生如戏。
所有文学作品里,人物成长都离不开幻灭。面对现实,只有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学会跟这个世界妥协,接受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愿意的和不愿意的,人物才能真正成长起来。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
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对抗过最凶残的敌人,又见证过内部斗争的残酷。
没有强大的内心,是无法坚持下来了的。可坚持下来后,软弱的人性渐渐消弭,离成神也就不远了。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每一个平凡的人,也一样要面对现实,早晚要成熟起来。
懵懂的爱情,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如何相处。失去之后,才会遇到一个爱你的人,让你感触至深。原来,爱一个人是这样的。你学会了之后,却拼命去爱一个不爱你的人,只留下满心伤痕。或许,你还有机会遇到一个爱你的,也值得你爱的。或许,再也没有机会了。
可不论如何,你都必须接受现实……
刚参加工作,也会犯盲动主义幼稚病。内心是迷茫的,精神是焦虑的。你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好目标,深扎下去,才会有那份从容和自信。
有人说,成人的世界,只有利害没有是非。
怎么可能?这明显是教条主义幼稚病。北大高材生张国焘,若是眼界和格局高一点点,结局绝不会如此凄惨。
成熟的人,是非放在心里,丢掉幻想坚守理想,自己对自己负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
-
133****8931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9 08:10:26
-
巴巴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30 09:34:42
-
豆友21290741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6 0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