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翡翠的选购窍门,你知道吗?
天然翡翠的选购窍门 古人爱玉,以玉比德,今人佩玉,喜欢玉石,虽然我国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翡翠玉商品的消费中心和翡翠玉的购物天堂,但是,由于翡翠玉市场成熟度和对翡翠玉的了解等多方面原因,购买翡翠玉商品存在想买、怕卖心有疑虑、信心不足又喜欢翡翠。为此小编整理了天然翡翠商品的选购窍门。

一、颜色:翡翠玉最大价值之一是颜色,以翠色价值最高,其次是翡色(有红色和黄色),紫色(紫罗兰),尚有其他丰富的颜色如青色、白色、蓝绿色、黄绿色、灰绿色、黑绿色、灰色、黑色等。而翠、翡、紫被称为三大高色。 翠绿色:又分有帝王绿,祖母绿、阳绿、金丝绿、苹果绿、黄杨绿、秧苗绿、瓜绿、江水绿、玻璃绿、林檎绿等几十种绿。玉雕行业中也有一些老的称呼,如蛤蟆绿、罗锅绿等,现在很少有人用了,优质的翡翠绿色浓艳,体质透明,无杂质黑斑,无绺裂和石花,匀润艳美。
二、质地:选购翡翠饰品时,除了注意颜色外,还要看翡翠的质地。质地一般指“地子”,也就是指翡翠的结构是否细密,透明度如何,光泽的强弱,是否水头足,有无绺裂、黑斑等缺陷。如果绿色好,质地也好,那就是一块好的翡翠。当然,还要看一看饰物的块度、款式、加工的精度和价格等。最重要的是鉴定翡翠的真假、是否是天然翡翠,或是人工处理过的翡翠。

三、种:翡翠的种是由翡翠原料形成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形成时间越长,种就越好,玉质就越细腻。一般翡翠的种分为“老坑”、“老种”、“新坑”等。翡翠的种是越老越好。
四、水:什么叫“水头”呢。其实就是大家对于翠透明程度的一种评价标准。玉器行业内把翡翠每3mm能用透射光线通过称作“一分水”,水头越好就说明透明程度越好,相应的,翡翠的杂质含量就越少,并且质地越细密。矿物晶体颗粒就越小。另一个影响到翡翠成品水头的因素就是翡翠的细密程度,质地越细密的翡翠在抛光“出水”后的视觉效果肯定要比质地粗松的翡翠要好很多。
五、工:是指翡翠作品的雕刻工艺;一般分为“北方工”和“南方工”,北方工多采用大面积圆雕和浮雕,特点以大气、圆润、粗犷为主。而南方工则多采用大面积的精雕、细雕、镂空雕等,特点以精细为主,多用于人物和植物的雕刻。目前南北结合的雕工工艺越来越常见,这也是现代雕工工艺逐渐成熟的表现。

六、品相:是指翡翠作品与所雕刻图案是否一致以及形状的完整性;一般块度和厚度越大,越能体现雕刻作品的完整性,所雕刻的作品的品相就越好,尤其是雕刻摆件最能体现这一点。
七、创意:一个好的雕工师傅在雕刻一件翡翠作品之前必须对每一块翡翠原料的皮壳、原料的蟒带、内部翠色的走向、内部的颜色分布以及原料内部的杂质都必须有非常深刻的了解,然后根据前面的条件结合自己的构思来创作,使雕刻出来的作品既能充分利用原料,又能充分体现自己的创意和时代气息,尽可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八、大小:在上述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块度越大就越值钱,越具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