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篇 复盘-记录第一次产品上线过程的经验教训
第一次经历产品从需求到上线全过程,期间大大小小犯了很多错误,特复盘并写下此文,用以警示自己,避免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需求分析阶段
遇到的问题:
原计划是通过热力图,将每个内容的点击率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但是总点击量太少了,且单个内容被点击的数量最高不超过30,各内容的被点击量差距也不大,所以热力图能说明的信息实在是太有限了。
解决方案:
最后综合热力图数据、班主任需求、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竞品底栏的设置,决定了底栏中的内容。
班主任需求:班主任在教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有什么方法能够为班主任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中心
实际应用场景------更新日志
二、产品设计阶段
前端
多看看竞品会很有帮助的,理由如下:
1.风格如果和主流产品不一样,会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这和产品应该让用户越少思考越好的理念相违背,对用户不友好,会使用户流失。所以应该多看看主流的竞品是如何设计的,和他们的风格保持一致,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2.竞品的设计也是有自己的思考,分析竞品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思考盲区,然后更好地设计产品,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后台
后台和前端不一样,除了自己的公司后台,其他的在网上都查不到,所以能参考的只有自己公司的后台,然后进行设计。
(一)列表信息的展示结构
有两种展示结构,一种是按照新增顺序平铺展示,第二种是将同类放一起聚集展示,前者比较常见。这个项目中,我原先是想将帮助中心的【主题-关键词-问题】和学员交流圈的【平台-内容】按照第二种结构聚集展示的,但是设计出来的界面很奇怪,而且开发难度大,灵活性不高,筛选困难。
解决办法:
1.【平台-内容】用平铺方式;
2.【主题-关键词-问题】中,将【主题-关键词】和【问题】分为两个页面,前者聚集展示,后者平铺展示。将二者分离的好处是可单独管理【主题-关键词】和【问题】,增加了灵活性,并且【问题】界面筛选起来很简单。
PS:一定要把握页面的主题,让主题在这个页面最直观的地方,比如【帮助中心】后台页面的主题是问题,那就应该突出问题,而不是将它设置成二级入口,当有分级结构时,最好也将问题之上的等级单拎出来成为一个新页面。
(二)弹窗or新窗口
Leader让我对同一个模块的新增和编辑,要么都用弹窗,要么都用新窗口,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减少开发的工作量。
至于其他原因,我还没有想到,所以还不够说服我,后续我还会继续思考的。
三、需求文档撰写阶段

四、需求评审阶段

五、设计阶段

六、开发阶段

七、测试阶段

八、预发布阶段

整个过程对自己不是很满意,所以虽然是自己第一个上线的产品,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样激动和开心...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