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最近读李开复的《AI superpower》,我能想象到的人类和AI共处的美好社会应该是这样的:
AI还没有被赋予感情,原因是人类还没对自己的感情了解的那么清楚,就更谈不上科学地培养、发展和管理自己的感情和情绪了,所以也没法教机器人。
AI被用在一些重复性较高或工作环境恶劣的工作上,比如超市收银员的工作(未来的实体商店还多吗,平时网购,好不容易去次商店,可能人还是想和真人说话吧,所以虽然收银员没有了,导购之类的可能还有),比如垃圾回收场的工人的工作,采矿,修路等。
不太用动脑子,也不太用感情的工作没有了,那教育得跟上,学生需要记住一些基本知识点,在这个基础上,是要学会推理,如何查找和分辨信息,如何得出结论,如何和别人讨论,如何共情共赢等等。大学前的基础教育,除了教基础的知道点,就是这些基础的能力。大学还有,但是大家都是全球修课,你修的课就好比是各种乐高块,你自己选择乐高块来搭建自己的东西,终身学习,主要用网络,需要实验实习实践的课程,到附近大学或公司进行实操。
被解放的劳动力去做一些目前不能挣钱但很有意义的工作,比如陪伴自己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做志愿者推动政治社会法律的进步,推动教育的进步,保护资源环境等等。即使未来的政府,不能为这些工作提供报酬或补贴,但社会风气应该是提倡和鼓励人们做这这些工作的,而不是不工作照顾小孩的一方父母被指责不赚钱,或者当年轻人想要为公益事业尽一份力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说“你不要多管闲事。”
人们有时间的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有时间种种绿色植物,无论是在自家阳台,后院,还是公共的花园或路边。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在马路边就有应季的蔬菜,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安全又鲜美,不必为了吃肉而养动物再把他们杀掉。洗发水浴液擦脸油都可以到”加油站”打,不必每次用塑料瓶,用完就扔。人人讲信用,拼车成为日常,自己买多了买错了用不到的东西直接放在公共箱,给有需要的人。人人都把自己看作世界公民,不会觉得亚马逊森林的大火和自己毫无关系。没有盈利性动物园和马戏团,想看动物了,要么参加生态旅游,要么去动物救助收容所,要么去虚拟动物园。
听起来是不是像传说中的什么什么主义,可能人类在达到这个层次之前就把自己玩完了。但想不到的事情肯定做不到,暂时做不到的,想想也是好的。
Last but not least,希望《美丽新世界》里描绘的那个美丽新世界,不要因人工智能的到来而加速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