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旧迷茫,但我不会放弃前进
90后的青春里大概都离不开“迷茫”这个词,《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两本书更是在90后的心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的作者刘同(90后亲切的称之为同哥)用暖心的文字陪伴了90后这代人走过了孤独、迷茫的时刻,就像他在书中写道:“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从此同哥就在90后的心房住着,再不曾离开过。 同哥现在是一名青年作家兼光线影业的副总裁,俨然是一名成功人士,大多数人成功的背后大抵都有一段难以述说的辛酸史。 他初中、高中成绩都不好,被老师和同学们看不起。 某一天他像是被什么事情刺激到了,心里想着:我理科不行,为什么不转去文科班呢?我不能让别人一直看扁我。 之后的他真的付出了实际行动,他也不顾自己的面子了,去找了他们学校文科尖子班的班主任,向班主任述说了他想转到这个班的想法。 他现在都暗自庆幸自己当时做了那个决定。 他在他的书里说过他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但却抱有很小的希望去找那位班主任的。 因为当时的他被学校里的人认为是懒惰、好玩、成绩排名倒数、考不上大学的学生。 但那位班主任接受了他,可能是因为他的真诚打动了那位班主任,他非常感激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他的情况下还愿意接受他的班主任。 也就是那位班主任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毕竟尖子班的同学学习成绩普遍高些,学霸也多些。 到了高三他成绩依旧不好,在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时,他拼命努力学习,决心迎战高考。 当时很多同学都对他冷嘲热讽,说些打击他的话,他表面上没在意,其实内心真的很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 原因是他自己认为不能一辈子呆在小城市里,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出去闯闯,见见外面的世界,并且他不想过一眼看到死的生活。 高中前两年没有认真学数学的他,此时数学于他而言就像是初恋,百分之九十五的数学题都不会做。 得到学霸同桌和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他才稍微会做一点儿数学题,可想要考上大学,这还差得远呢。 一道稍有一点儿难度的数学题,同桌给他讲了好几遍解题思路,他还是不懂,学霸秒懂的数学题在他那里是听不懂的天书。 他明白自己基础不牢,也知道这是学习中的大忌,于是他每晚都认真看数学课本,看到十二点是家常便饭,可以说这段时间是他高中时最痛苦和迷茫的。 好在他这样想:我虽然走得很慢很慢,但还是有希望到达终点的。 他真的做到了,他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 他说:“感觉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认真努力一把,上天真的会给你不一样的结果。” 考上湖南师大的他自然是非常高兴,但他的心里还是充满了自卑感。 比如他在《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书中说道他选择中文系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什么都很差,什么都做不好,除了语文我还能勉强看一看。 大学是他写作的起点,李旭林是他写作道路上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没有李旭林也许他不会坚持写作下去。 人在最初做一件事时,没有别人的鼓励是坚持不下去的,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迷茫地问自己:我这样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有结果吗? 但如果有一个人支持自己,自己的内心就会好过一点儿。 李旭林是他的同乡同班同学,家庭贫困、性格孤傲、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从中专保送到湖南师大,一进学校就成为文学院宣传部的副部长。 他俩在一起常常讨论诗词歌赋,正因为有了李旭林的支持,他在大学每天写一篇文章的行为才得以坚持。 坚持的结果就是他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很多,可是他依旧感到不安,因为他很迷茫。 后来他进入了湖南电视台,被湖南电视台的前辈排挤过。 随后又北漂了,睡过地下室,被人不看好,28岁几乎没有什么存款。 他在北京经历了太多,也收获了许多,最后成为了光线影业的副总裁。 他还有一个身份是青年作家,在北漂期间他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他把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写在了《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尤荣》书中,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 他用十年时间化身为光线影业的副总裁,还写了好几本百万畅销书。 很多人说他逆袭了,而我觉得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匹配得上他的实际能力。 2014年,《求学·考研》采访刘同时,问道:“在过去十年当中,你是在什么时候对前途感觉到最迷茫?” 刘同答道:“我现在还是一样迷茫。 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我现在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在迷茫的过程中,我会越来越有安全感。 比如说我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后来,一点一滴的小事让我发现原来靠自己的努力可以稍微改变一些东西。 到了大三、大四,我找到一些实习工作,目标就越来越清晰。 你不停地做了很多小事,这些小事会使你对目标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有安全感。 所以,我现在不会对未来有恐惧,我觉得这是自己这么多年慢慢坚持下来的东西,是时间已经证明的东西。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迷茫,当你突破一些迷茫的时候,你就会总结一些公式,只要你坚持,一定可以胜利。” 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等书中,他把十年时间中那些无助、困惑、迷茫的感受写进了书中,希望和他同样有这些感受的人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能对这些人有一丝丝的安慰。 “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 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 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 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明白谁是你的贵人。 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这段话90后倒背如流,在90后的青春里一直有同哥的身影。 在网上看到有人喊同哥“同叔”,原来同哥的读者不单是90后,还有00后了。 作为90后的我自然也是非常喜欢同哥的,我喜欢他的真实、他的坚持、他的文采、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同哥身上我学到了:“虽然我依旧迷茫,但我不会放弃前进。” 作者:小海,98年的射手座,喜欢用文字讲故事 微信:li1569033580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海删除哟) 如果你喜欢听小海的文字,就打开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我在那里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