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伦理学导论】教学大纲(2015年春季学期版)
基本目的:通过阅读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经典著作,了解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思考中国人的伦理生活面临的现代挑战。
教学要求:本科生讲授课。选课同学要求提交两次读书报告(各5000字,题目由教师指定),期末闭卷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课堂出席和读书报告占40%)和期末成绩(占60%)构成。
文本
(1) 亚里士多德
中译本:
廖申白译 《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吴寿彭译 《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希腊文本:
Ethica Nicomachea, ed. by I. Bywat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4
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 ed. William Newman, 4 vols., Oxford: Clarendon, 1887-1902
英译本:
Nicomachean Ethics, ed. Sarah Broadie, tr. Christopher Rowe, Oxford: OUP, 2002
The Politics, tr. Carnes Lor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2)卢梭
中译本:《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法文本:Émile ou De l’éducation, ed. Pierre Burgelin, Paris: Gallimard, 1969
英译本:
Emile or On Education, tr. Allan Bloo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Other Later Political Writings, ed. by V. Gourevitch, Cambridge, 1997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4)参考书目
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施特劳斯和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洪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Julia Annas, The Morality of Happi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Sarah Broadie, Ethics with Aristot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omas Pangle, Aristotle’s Teaching in the Polit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施尼温德,《自律的发明》,张志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Judith Shklar, Men and Citizens: A Study of Rousseau's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马斯特,《卢梭的政治哲学》,胡兴建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3年
卡西勒,《卢梭问题》,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
托多罗夫,《脆弱的幸福:关于卢梭的随笔》,孙伟红译,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3年
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等译,外研社,2013年
教学安排
1、 3月3日 导论:道德的形态及基础
课后阅读:尼采,《道德谱系学》,第一章
参考阅读:麦金泰尔,《追寻美德》,第1-6,9,18章
【第一部分:古代城邦的伦理世界】
2、 3月10日 第二讲:人是政治的动物(《政治学》I)
课前阅读: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引言(I.1-23),雅典公民大会(I.31-44),伯罗奔尼撒同盟大会(I.66-88),伯利克里葬礼演说(II.34-46),雅典瘟疫与伯利克里的忠告(II.47-65);米提列涅事件(III.1-50);“米洛斯的谈判”(V.84-114)
3、 3月17日 第三讲 最佳政体问题(《政治学》II-1,IV,VII.1-3)
课后阅读:柏拉图,《理想国》,第八至九卷
4、 3月24日 第四讲 德性与幸福 (《尼各马可伦理学》I-II,III.1-5,1109b-15a)
参考阅读:Annas, The Morality of Happiness, Part I.
5、 3月31日 第五讲 政治德性:正义(《政治学》III,《尼各马可伦理学》V)
参考阅读:柏拉图,《理想国》,第一至二卷367e
6、 4月7日 第六讲 友爱与政治哲学(《尼各马可伦理学》VIII-IX)
7、 4月14日 第七讲 智慧与政治(《尼各马可伦理学》VI,X,《政治学》VII-VIII)
【第二部分:现代社会的伦理世界】
8、 4月21日 第八讲 自然教育(《爱弥儿》卷一至卷二)
课前阅读: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9、 4月28日 第九讲 自然与自由(《爱弥儿》卷二至三)
课前阅读:洛克,《教育漫话》
10、 5月5日 第十讲 激情(《爱弥儿》卷四)
课前阅读:霍布斯,《利维坦》,第6,11,13章
11、 5月12日 第十一讲 爱(《爱弥儿》卷五)
参考阅读:Allan Bloom, Love and Friendship,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3, Chap.1
补充阅读:“Emile and Sophie”
12、 5月19日 第十二讲 (《社会契约论》)
【第三部分:中国伦理世界】
13、 5月26日 第十三讲 传统中国的文化性质(《中国文化要义》第一至四章)【提交卢梭读书报告】
参考阅读: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14、 6月2日 第十四讲 伦理本位(《中国文化要义》第五至七章)
课前阅读:费孝通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5、 6月9日 第十五讲 传统中国的政治(《中国文化要义》第八至十一章)
16、 6月16日 第十六讲 中国文化的早熟与复兴(《中国文化要义》第十二章至十四章)
(文稿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