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晴书语」不认同尼采,不拘泥于闹市
欣晴书语
放松自己,你才足够大,才有足够的空间去感知和吸收。
紧绷自己,你越来越小,小到感知到的一切都变成压力。

随手翻阅了这本《萤窗小语》,用不了太多的时间,翻阅每页为数不多的文字。在一些有所感触的地方停留,记录并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高中的时候喜欢读一些关于心性养成的书,那时候喜欢“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做不到。现在读书,更注重的思考和一种人生态度。随手翻书的日子确实太少了,希望自己可以更加漫无目的一点,不求甚解也是一种难得的滋味。记录和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
尼采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对于尼采的这个观点,说实话我是不认同的。我自认为是一个乐观的人,但是还难免会陷入悲观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尤其当处于逆境的时候,心绪是无论别人劝说还是自我调节都无用的。那么索性就沉浸在那种悲观的情绪中好了,当真正走出来的时候,那种悲观的情绪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所以我觉得,凭什么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悲观也是一种自我原谅和自我安慰的方式,是拥抱自己的一种寄托。
关于寂寞:想要打破寂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关心别人。

关心其他事物,将目光聚焦在新的事物上,也能够打破寂寞。
都说寂寞的时光需要消遣,这种消遣不能是盲目的,需要有一定的目标。
现代人的宁静就是如此,不是遁隐山林,离开人群,而是在喧嚣与扰攘之间,寻找宁静。

主要的原因是,哪里有宁静的山林,一般都是游人。想要获得真正的宁静,其实只有精神的宁静,那么在午后的一家咖啡厅悠然翻着几页书,在阴雨淅沥的飘窗上望着水滴发呆,就都是宁静了。
当工作作为生活情趣的一部分,才是美满的人生。

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毕竟工作中有太多让人觉得不如意的时候了。但如果真的到达了这种境界,那便是人生选择的一种巧妙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