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²
今天看赵晓璃老师的《从极简到极致》,里面提到一个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²。
即一个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离不开三大要素:一是基本功(也称套路和模型,行业的基本套路和模型);二是大量反复的练习;三是及时搜集反馈,不断反思和进步。
这让我想到了一万小时定律,说的也是想要成为一个领域专家,至少需要一万小时专注于该行业的学习。所以想要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专家和高手,都不是一本俗称武功秘籍可以做到的。
联想到我记账的这一年,基本功就是我开始记账时做的支出分类,一开始不懂,做的很大的分类,比如生活费,买菜,水电煤,日用品都算生活费,最后一看账单,生活费5000元,发现依然不知道钱都花哪里去了。想要了解明细还要点进去自己一个个加项目金额。于是就开始不断修改分类模型,经过一次次改进,优化出来现在的几个分类,买菜,外出用餐,零食,日用品,交通,医药,玩具,服饰鞋帽,电影娱乐,生活大件,超市购物(明年准备取消这一项,具体内容分配到其他项里),学习进修,护肤品,花费,人情往来这么几个项目。基本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复盘的时候轻松很多。也马上就可以知道钱的流向。
第二,大量反复练习。就是每天记账,养成习惯,基本不太有遗漏的支出。其次是每三个月一次复盘,分析支出构成,优化支出比例。比如这次分析出家庭用于吃上还可以节省,学习进修我可以去图书馆借书看,而不是全部自己买,一年也能省几百块钱。况且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也可以督促我更高效的读书。长此以往,相信再过两年,家庭的支出情况我可以了如指掌,及时不记账,也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哪项支出可能超支了,从而进行控制。
第三,及时反馈,不断反思和进步,这就是三个月复盘一次的理由。尤其对于我这种记忆力明显感觉下降的人来说,频繁的复盘和激励有助于我不断强化节流意识。否则神经条很容易松懈到天外去了。一年就4个三个月,3个月一次反思,那么相对于半年一次复盘,一年就可以多两次改进的机会。
这是一个极反应学习本质的规律和公式,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不断强化这个公式,最终使他能够成为一种潜意识!
之前听老齐的读书圈时听到一句话就是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什么都不要说,先去找50本行业相关的书籍通读一遍。深以为感!
今年9-12月的目标是理财类的书记看10本并做好相应的脑图和摘抄。现在做脑图对我来说还是有点累的,比如前天看完的《力哥说理财-小白入门必修课》这本,看起来觉得都很通俗易懂,也都是已经知道的内容。但是做脑图依然花了我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记忆力比较差,看完就忘,所以做图的时候就想把能做进去的要点都进去,结果就是脑图看起来文字很多,有点像摘要而不是脑图了。
好在做了就是好的尝试,以后多强化下基本和套路,要点的内容多本书内都看到,相信再笨的人也都可以记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