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的朋友,干了这杯酒
20世纪末,港台歌星周华健绝对算是红过半边天。而80年代生人,可以说都是听着他的那一首《朋友》长大的。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是KTV的必点曲目,也是很多场聚会的压轴曲目。
唱一首歌,喝一杯酒,回忆起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总是让人情不自禁。
而如今,当年陪我们唱那首《朋友》的朋友,都去了哪儿?

01
五一回家时,陈双见到了当年最好的闺蜜闵儿。她们俩是整个十一中最铁的死党,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追星、一起挂科,甚至同时追过一个男生。那时候,她们俩有说不完的话,有一肚子的小秘密要跟对方分享。
后来上了大学,陈双去了北京,闵儿留在了省内,慢慢的联系也就少了。
有好几次,陈双想找闵儿,都找不到手机号。
回家见到,陈双很兴奋,她激动的问闵儿最近怎么样,现在在哪个城市,有没有男朋友了。闵儿很随意的回答了她。在互加了微信后,闵儿就跟一旁的小姐妹聊起了手上的戒指,略带不屑的说,那个死男人非要送给我,不要还不行。
回到北京后,陈双没事就在微信上找闵儿聊天。但往往得到的回复都是“嗯”“没有”“刚在忙”诸如此类。闵儿的朋友圈发的永远都是她和朋友聚会的照片,或者刚刚做了一个漂亮的美甲。
慢慢的,陈双也不再找闵儿了;慢慢的,她终于明白,多年以后,她们已经渐行渐远,再也不能融入对方的生活了。
02
第一次见到天伟的时候,他站在马路牙子上,脚边放在一个硕大的旅行包,身后则是滚滚的车流。
他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来到杭州找工作却暂时无处可去。我正好这大半年杭州和全国各地来回跑,就让他住在了我租住的房子里。
天伟很努力,没几天就进了一家地产公司做销售。每次回杭州,一大帮朋友闹起来,我都要把天伟带上,吃饭喝酒唱歌,只要是出门的活动基本都带上他一起,给他介绍几个朋友,让他尽快融入这个城市。朋友们也都挺喜欢这个精神的小伙子。
然而没过半年,在外地出差的我接到了朋友小陶的电话:
“怎么了,小陶”
“风哥,你把你那小朋友收了吧”
“啥意思”
“天伟啊,我们都快被他搞疯了。这孩子,平时跟着你出来也就算了,你不在,我们聚会他不请自来,来也欢迎。从不掏钱,从不买单,到地方就跟自己家一样,吃喝随便,有几次还带着小姑娘,感觉把我们当冤大头吃着了”
“啊……”
挂了电话,我也没好意思问天伟。后来小陶又跟我吐过几次嘈,终于有一次说清净了,我们跟他吵了一架,他灰溜溜的走了。
等我回到杭州,发现租住的房子已经没人了。
就像刚到这个城市一样,天伟又消失了。
03
小珂有个男生死党阿光,那是从初一就玩起的关系。小珂喜欢隔壁班的学霸,而阿光喜欢小珂的闺蜜。小珂和阿光坐前后桌,种种因缘际会之下,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成为好朋友之后,才发现大家的三观如此之合,迷恋王小波,不爱吃排骨,吐槽历史老师的口头禅,还有都爱那句“那烟盒中的云彩,那酒杯中的大海,统统装进我空空的胸怀”。
即使在不同的城市求学,他们也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络。在网络上讨论彼此的文章,在短信里分享昨日的趣事。
再后来,小珂结婚了,阿光也有了女朋友。
有一天晚上,小珂激动的要跟阿光分享升职的消息,是阿光女朋友接的电话。
“喂”
“喂”
“啊,那个,我找阿光”
“他在洗澡”
“哦哦,不好意思,那我回头再找他”
第二天,小珂并没有再找阿光。之后很多天,阿光也好像没有主动联络。
就这样,他们又变回了陌生人。

04
时间可以抹去一切,包括生命中那些重重的印迹,那些曾经遇到的人,一起坐在星空下,行走在闹市中,一起嬉笑、打闹,为明天的明天共同期许的人儿。
而成长,就是时间的长针,一格格的走过,一圈圈的转过,在这光阴里,所有人都天旋地转。偶尔停下来,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认识好几千个人,但是能谈得来的只有两百个左右,而能成为朋友的更是寥寥。
那些陪我们唱过《朋友》的朋友,在一个人生路口,大家走上了不同的岔路。就如你一样,他也会有新认识的人,有新的朋友。
我们怀念过去,不如珍惜当下的朋友。
遇见,经历,分开。再遇见。
这可能就是时间的力量,也是成长的代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哟~
微末的声音
(weimos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