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探索No.1】为何距汶川仅70千米的成都在512地震中几乎“毫发无损”
【古蜀文明探索】系列一:天府之国的构架 ---- 为何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
============No.1 地质构造的呵护,使成都免遭地震灾害.============
一切都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有2亿年那么久吧-------那时候的地球尚处于中生代的初期.
那时候,我们的地球上有着两块大陆.位于北半球的那块儿叫做“劳亚大陆”,南半球那个呢,叫做”冈底瓦纳古陆”.
后来大陆板块分裂、漂移、互动、挤压.冲出了一块儿叫做扬子的板块.而我们的成都就在这块儿扬子福地上.
为何是福地呢?让我们从512地震说起.
众所周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等地发生8级强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映秀镇.几乎整个中国都有震感.
据史料可考,1960年地球上曾发生过”秘鲁大地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经历的最强地震.震级高达8.9级.那年的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甚至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日本.
追古溯今而来,仅距映秀75km的成都,在这次同样8.x级的地震中却几乎毫发无损.
这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吗?
从我们高中学到的地质学上来看,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各个大陆都是在不断运动着的.而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就是印度板块挤压扬子板块的结果.
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剧烈变形,进而引发边缘断层产生强烈地震.
第一个需要说明的点是:
地震只会产生在地震带(断裂层)上.
而地图显示映秀、北川、青川、都江堰、彭州、绵竹等地均位于”龙门山地震带”.
而成都并不在地震带上.
第二个需要说明的点是:
地震波的传递有个特征就是遇强则强, 遇软就软.
打个比方说就是一旦地震波遇到坚硬的山石,它反而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可是当它遇到松软的砂砾石层,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而咱成都,在远古的时代就赖咱古岷江冲积这块儿平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石块.
赶巧的是这古岷江的沉积又是个快速沉积的过程,它完全来不及把它带来的大块石头都磨成细沙,这就使得咱成都平原粘土层下还有一层厚达百米的鹅卵石和沙土结构.
正好多年后的这场地震波经由龙门山断裂带传出,气势汹汹的咆哮而来时,
咱这沙卵层以柔克刚的充当了一回巨大的减震器,立化开山之力于绵绵无形之中.
据资料记载,四川境内分布着包括龙门山地震带在内的众多地震带.而咱成都却平安悠然的走过了2000年.
令我不得不感叹咱古蜀先民在选址建都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啊.
============ 预告:No2 名字还没想好==========
============No.1 地质构造的呵护,使成都免遭地震灾害.============
一切都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有2亿年那么久吧-------那时候的地球尚处于中生代的初期.
那时候,我们的地球上有着两块大陆.位于北半球的那块儿叫做“劳亚大陆”,南半球那个呢,叫做”冈底瓦纳古陆”.
后来大陆板块分裂、漂移、互动、挤压.冲出了一块儿叫做扬子的板块.而我们的成都就在这块儿扬子福地上.
为何是福地呢?让我们从512地震说起.
众所周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等地发生8级强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映秀镇.几乎整个中国都有震感.
据史料可考,1960年地球上曾发生过”秘鲁大地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经历的最强地震.震级高达8.9级.那年的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甚至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日本.
追古溯今而来,仅距映秀75km的成都,在这次同样8.x级的地震中却几乎毫发无损.
这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吗?
从我们高中学到的地质学上来看,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各个大陆都是在不断运动着的.而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就是印度板块挤压扬子板块的结果.
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剧烈变形,进而引发边缘断层产生强烈地震.
第一个需要说明的点是:
地震只会产生在地震带(断裂层)上.
而地图显示映秀、北川、青川、都江堰、彭州、绵竹等地均位于”龙门山地震带”.
而成都并不在地震带上.
第二个需要说明的点是:
地震波的传递有个特征就是遇强则强, 遇软就软.
打个比方说就是一旦地震波遇到坚硬的山石,它反而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可是当它遇到松软的砂砾石层,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而咱成都,在远古的时代就赖咱古岷江冲积这块儿平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石块.
赶巧的是这古岷江的沉积又是个快速沉积的过程,它完全来不及把它带来的大块石头都磨成细沙,这就使得咱成都平原粘土层下还有一层厚达百米的鹅卵石和沙土结构.
正好多年后的这场地震波经由龙门山断裂带传出,气势汹汹的咆哮而来时,
咱这沙卵层以柔克刚的充当了一回巨大的减震器,立化开山之力于绵绵无形之中.
据资料记载,四川境内分布着包括龙门山地震带在内的众多地震带.而咱成都却平安悠然的走过了2000年.
令我不得不感叹咱古蜀先民在选址建都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啊.
============ 预告:No2 名字还没想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