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泰山
波折:本来打算从威海直接去泰山,办完事驱车前往,走了一半才发现,赶不上高铁,于是调头回淄博,重新订了从淄博去泰安的车票。
血祭:午夜入住泰山站附近快捷酒店,晨起淋浴时,左手无名指不小心摸到墙壁上一个铝合金的锐角,居然割破了,这倒是多年未有的不小心,是否内心对东岳的神祇不够恭敬,对青春时梦想不够虔诚,故而需要进行血祭。
怀想:曾经在1991年时,起心登泰山,中学数篇关于泰山的课文和古诗,给自己留下过于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一个亟待实现的梦想。倘若要旅行,就要去泰山,五岳之尊呀,那是语言文字的力量,和少年时代的情结,然而,后来一直未能实现过。
攀登:采取了搜索攻略所得的传统路线,从红门出发,逐步登至中天门。一路停停走走,不时驻足,阅读前人的碑刻遗迹,以及参观寺庙。人是一种主观的生物,物物皆欲着我之色彩,如果一块石头好,他也要设法在石头上刻几个字,表示他的感叹和意见,控制和欲望,就不能使物各得其所,安然自若。
登顶:中天门往上,改乘索道,至南天门,再慢慢走将上去,南天门至玉皇顶,勒石为铭的更是比比皆是。泰山是以道教为主,故此多道观,但到处也有供观音菩萨的。
泰山石敢当:一直喜欢木石之类物品,天街走走,小店里买了数个小小的石敢当,放包里带回来了。最喜石敢当这三个字,那是种无畏和担当呀。为大丈夫,敢作敢当,顶天立地,是一种石敢当的精神;佛教徒深弘誓愿,砥砺前行,也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志气!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