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到金,他是被台北博物院收录作品的第一个当世艺术家
金雕丨金雕指在黄金、精钢或铂金上雕刻。分为立体感极强的浮雕,别有洞天的夹板雕花,一次成型的贝雕艺术等类别。
继前几期英国、爱尔兰手艺人的传奇故事推出之后,不少粉丝对于非大陆手艺的好奇感反而有增无减。见证过欧洲手艺人对于手艺的态度后,这次我们特意放送一期来自咱们宝岛台湾的手艺,一同感受台湾同胞对于手艺的温度。

而吴卿老师那看似冷冰冰的金雕工艺,却有着触及大众心灵的温度。他的人生每个阶段都明明白白地标着,像是准确地安排好了,但只有深入了解的人才明白,他的故事是在追梦路上前行不息。
匚 “梦”的起源
吴卿老师于1956年出生在台湾嘉义,那时的他生活在田野间,接触了不少大自然。17岁时第一次接触雕刻,有一次他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博物院里的核舟记等雕品后,他做了一场近乎一生的“梦”——踏上雕刻的路,将作品送入故宫。

年少有才已不常有,更难得的是有规划。吴卿老师早就在22岁时为人生定下了两个架构,要做历史上没人做过的雕刻,一辈子为了这份艺术创作。正是因为前无古人,所做之物才有挑战,自然,需要花的心思也比一般人多上数倍。

匚静心者,大师也
吴卿老师早年当兵,回来后家中有着一千五百平的地。在当时,这块土地足以使他富足,但是他在当完兵后将它如数卖了,用这笔钱去做木雕蚂蚁。要别人说,这人不是傻了吗?放着地不要去做雕刻。可是吴卿老师心里清楚得很,他这辈子,就是要耗在雕刻上,不死不休。

他最初选定黄杨木为材料,也正是因为黄杨木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黄杨木独特的纹理在经过雕刻后愈发精致,加之他自小感悟到的自然元素,便成了木雕蚂蚁。

就这样,吴卿老师在木雕蚂蚁上死磕了整整5年。

5年后,他的木雕蚂蚁惟妙惟肖,连薄翼上的纹路都别具一格,一跃成为轰动一时的创作。随即吴卿老师的办展、出国演出等活动也都纷至沓来。20多岁的他可以说就此便踏上名家之列。


有了一定的名气,也有了一门手艺,能养活自己,这时有朋友邀请他打初胚来赚钱。吴卿老师也是当即就拒绝了,雕刻是需要静下心来做的艺术,他不愿意,更不想用这手艺为了赚钱而赚钱。
匚新思想难得,坚持不易
吴卿老师一生都在突破自己,他常说“艺术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也要有开拓创新的气魄。”于是他在不同时期不断突破,把新的思维加入进去,创作新的作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用具有可塑性的黄金来雕刻更为精细的金雕作品。通过3年的呕心沥血,他终于突破了技术上的瓶颈,用刀刻下一个个生命。而吴卿老师同样耗费心血,看了5年《菠萝蜜多心经》之后,酝酿出了禅意系列作品,是蝉也是禅。


艺术作品需要时间,酝酿一件作品需要很多年。吴卿老师将沉淀与创造合二为一融于他的作品,坚守了几十年,他的作品“瓜瓞绵绵”被收藏于台北故宫,一如22岁的愿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