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案例| 买买买,五百平大豪斯也装不下了

▲ Ready~GO! ▲

整理的过程,不仅考验整理师的规划和应变能力,同时也考验着委托人的决断力和耐力。
此次全屋整理将历时四天,在这紧密合作的四天,我们和C姐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抱怨▲
由于大女、二女、四女和先生均在外,家中的整理工作主要由C姐配合。C姐事先发出豪言壮语,“他们的东西我都能决定。”但就在第一天,这把壮志火焰差点被扑灭了。
怎么回事呢?

许是我们之前的表达不够具体,在面对需要一一筛选这样的流程时,C姐十分地不适应。
“这样,我干的活都比你们多了。”C姐不止一次向我们表露自己的情绪。
她以为,她只要配合一下我们就好了,没想到需要一一面对一家人的物品。这些物品单看一眼就够眼花了,更何况还要决定,要与不要。



C姐的情绪起伏在我们的预料内。

小科普:整理的W情绪曲线。在刚开始整理时,往往会热情高涨,充满对实现美好生活的激情,但当物品被一一掏出,大量的物品以及似乎变得更糟糕的环境不断发出的噪音时,通常会跌入第一个情绪低谷,表现出头大、烦躁。跨越这一步,当约定的结束时间即将到来时,可能会迎来第二个情绪低谷,对何时完成充满焦虑。
理解、接纳和陪伴,是唯一的灵丹妙药。
“我们明白这对您来说很辛苦,特别是一家人的物品都由您来筛选的话,是十分耗精力的,但我们只能协助您,而无法代替您来做抉择。”

看着我们如此“坚定”,C姐也开始去摸索着属于自己的节奏。她属于决断力超强的人,在我们带领一上午后,她已经能独立作业。
只见她席地而坐,一边听着手机传来的音乐,一边拿起衣服一一展在面前,然后再分开、放下,“这一堆都不需要了,这些是要留的,那些是可以送人的。”
在动着、看着的过程中,C姐也一直在“想着”。



我就是喜欢买衣服,想着自己也没有其他爱好,就这一个,那就买吧。没想到,一买就买回来这么多。唉~买了这么多,孩子们都不穿,以前总不舍得丢,但是他们也都不会穿了,留着也浪费,都送人吧~

▲配合▲
到第二天,C姐已经十分配合我们,甚至对于一些量大的物品进行了二次筛选。例如,原本旅行转换插头留了七八个,后来从其他地方又找出两三个,C姐再次筛选后决定只留下两个。“不需要这么多,留两个用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即使量大也要留下来的物品——外用药油、生活用品、锅具和食品。





此外,C姐也尝试着让在家里的孩子共同参与进来。小朋友很给力,和我们一起行动后一直兴致勃勃,不仅收拾好自己的物品,还帮着区分三个姐姐的小东西,并成为家里第一个掌握衣服折叠大法的人。(此处该有掌声)
常常,我们会担心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但当你放下“偏见”,往往他们会回报给你很多很多惊喜!



▲理解▲
第三天,为了保证案子顺利完成,我们全体加班整理。弯着、站着、蹲着、趴着、席地而坐,解锁着整理的十八班姿势。






见此,C姐亲自下厨给我们煮了夜宵——当地特色糖水,我们每人一口气喝了两碗。

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当你真心的理解和付出必收获他人的真心。
虽然我们身体很累,但内心却很甜。谢谢啦,C姐~。
▲释怀与认可▲
当历时四天的全屋整理收工,C姐已全然释怀,搂着我们的肩膀,为自己第一天的负面情绪向我们道歉并对我们的工作充满认可。
“第一天对你们没什么耐心,说了一些情绪上的话,非常不好意思。”
“你们真的很专业!”
C姐还特地烧水,泡上一壶好茶,与我们促膝微聊。
“你们这个行业很新,会很有前途的!你们要多做宣传,让更多人知道!”……
嗯嗯,我们会的。

在这四天里,我们清出了很多东西,那些买来却一直没来得及用上的,那些被掩盖着一直找不着的,那些被遗忘而堆在角落布满灰尘的……对于那些不需要,C姐放下了很多。

我这送人的衣服,整有一大车了。
整理后的家变得如何了呢?一起来看看吧。
▲ 整理前和整理后 ▲
-- 原主卧 --




-- 新主卧 --





-- 大儿子房 --


-- 大女二女房 --







-- 三女四女新房 --





-- 入户 --


-- 餐厨 -




-- 钢琴厅 --

-- 阳台及偏厅 --



-- 储藏间 --




▲ 参与此次项目的整理师成员 ▲

文慧、清洪、军云、碧青、英子、Lily、文哲
感谢所有整理师的共同协作
爱你们~
END
文 | 清洪
图视频 | 文哲 清洪
Echo整理近期案例






微博@Echo整理
公众号@Echo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