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卡过的电影场景
查看话题 >意大利电影巡礼|《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跟随Elio和Oliver,私奔到贝加莫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原著小说里,Oliver在回美国之前和Elio去了罗马,作为他们故事里最后的一站,为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划下句点。而电影里,导演将罗马换成了贝加莫(Bergamo,又译贝尔加莫),一座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中部的城市,两人在贝加莫古城打情骂俏,进行一场离别的预演。
2019年,意大利夏季里灼热的某天,早上九点,我从米兰中央车站搭火车前往贝加莫。到贝加莫的火车没有动车高铁,都是意铁Trenitalia,类似于国内的普快,不过车厢是双层,分为上下,但人很少。找到整洁透亮的窗户旁坐下,欣赏外面和煦的夏日风景,耳机里循环着Oliver在古城舞步摇摆的《Love my way》,还不容许我打个盹儿,五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


贝加莫火车站很小,不及米兰中央车站之万一,但并不狭窄局促,只是外观设计较为普通、低调,不太能彰显省会城市的庄严。我从网上了解到,贝加莫所在的贝加莫省经济十分活跃,在意大利乃至欧洲都极具竞争性。贝加莫省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地区,主要致力于制造业和建筑业,贝加莫这座城市的经济主要依托工业和服务业,实力不令人小觑。
通过火车站广场上停靠的一辆摩拜单车,我就更加肯定贝加莫的经济发展程度。也没有考虑到这边的摩拜操作系统以及骑行价格和国内一不一样,我上去就用微信扫了扫,竟然一下开了锁。在异国他乡握着摩拜的车把,精神为之一振,浑身充满了动力。

我想,对于一名外来观光者(尤其来自中国),在贝加莫的打开方式里,骑共享单车是再合适不过的。这要归因于贝加莫独特的地形环境。贝加莫的意大利文Bergamo,意思是“山上的房屋”,来自赫尔特语Berginos,是赫尔特人心目中的山神。公元196年被建立成古罗马城镇,有了现在的雏形——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地处丘陵高地之上,在今天称为上城区,新城地处平原,在今天称为下城区。贝加莫的原意“山上的房屋”明显是指旧城,即上城区,也正是Elio和Oliver午夜情迷的所在。
这种立体又独特的城市空间结构,我还是初次领略,好奇感和新鲜感尤其强烈。跨在单车上还未出发,向不远处眺望,上城区仿佛宫崎骏的动画场景一般,牵引着我加大脚力,往前方驶进。

相比意大利其它的城镇,贝加莫的街道平坦又宽阔,想来这也是引进共享单车的原因吧。不过摩拜在这里并没有到泛滥成灾的地步,路口街边停放的并不多。我这张亚洲面孔骑着亚洲来的摩拜,穿梭在欧洲的土地上,左顾右盼着欧式建筑,这样的“中西混搭”本身就特别奇妙。即便烈阳高照,骑行过程中还是有风温柔地拂过身体,带来舒爽的短暂凉意。
也不需要看导航,一路直行到底。经过上坡的拐角处,可以看到坐缆车的地方。我把车停靠在路边,刚刚锁了车,微信上就来了提醒,骑了不到20分钟,竟然花了15块多人民币。后来我才知道,欧洲这边的共享单车每骑行10分钟要花费1欧元,这10分钟的费用可以在国内办一个月的月卡了。我到缆车售票口买了张往返票,跟着一群大爷大妈上了缆车。这边和香港通往太平山顶的缆车差不多,就是路程短些,五分钟就到了老城里。










与火车站所在下城区的建筑风格不同,上城区是另一番天地:鹅卵石铺的路,砖头砌的房,斑驳的墙壁,脱落的墙皮,建筑风格不一但整体协调、色泽统一,有着浓厚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痕迹,像另一座佛罗伦萨。由于带着电影巡礼的任务,我更急着找寻Elio和Oliver出现过的地方。
在电影里,所有上城区的戏都发生在晚上,两个人牵着手,带着醉意手舞足蹈的在幽黑的石墙窄巷里,又跑又跳又接吻,然后Oliver听到不远处的歌声,跑过去和意大利女郎扭动起来,Elio看着舞动的两人竟然呕吐不止。就是这样的一段戏,导演安排了三个不同地方:第一个是两人拥吻的小巷,第二个是Oliver和女郎舞蹈的教堂门前,第三个是Elio不断呕吐时的石梯台阶处。
除了拍摄地,整个上城区要想找出点别的什么跟《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有关的东西,简直徒劳。无论本地的地图、路口高处的方向标示,还是周围的商铺,我没有看到任何与电影相连结的内容,画报、明信片、冰箱贴……都没有出现甜茶喝艾米汉莫的脸。电影拍完了就是拍完了,轻轻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也没留下一缕商业气息,不知是贝加莫的商贩嗅觉不够灵敏,还是电影太小众,无法形成效应。
因此,我也没有任何参考,只好通过盲目寻找法,碰运气看究竟先遇到哪个电影场景。运气好的话当然是按照电影的顺序,“一二三”逐一地邂逅它们,实际上我却刚好相反,是以“三二一”的反向顺序和它们面对面。我察觉到,如果是坐索道上来,基本都会像我一样反向接近目的地,因为从距离上看,第三场景离索道最近,最易发现,而第一场景既偏僻又和电影不太相符,因为是白天,加之当日在施工,不仔细看很容易会错过。
我还是按照我先后经过的顺序,带大家一探究竟,对比戏里戏外、白天黑夜上城区的迥异之处。
Elio呕吐的台阶和旁边接吻的墙壁
Elio被Oliver搀扶着走下台阶呕吐的地方,在一个叫做韦基亚广场(Piazza Vecchia)的后方。这个广场处于上城区的心脏地带,中央是精雕细琢的喷水池,两边是供游客用餐的休息区,所以这边人潮最多。经由这里向深处走去,Elio他们下台阶那里是必经之路,在我拍照的时候,不断有车子和行人经过。电影中对这里的拍摄只采用了一个远景,加上又是黑天的缘故,看不出景致的特别,我在这里选取了不同角度,多方位的展现一下这儿的“古色古香”。











Oliver跳舞的教堂门前
Oliver和金发女郎随着《Love my way》的歌声舞动摇摆的地方就是圣母圣殿(Basilica of Santa Maria Maggiore)的门前,从刚刚Elio呕吐的那个台阶上去,右转经过一个窄巷即到。
圣母圣殿建于1137年,据说是建在一座8世纪的神庙遗址上。电影中Oliver循着音乐来到圣母圣殿外的停车场上,见到一对正在随着音乐跳舞的情侣,Oliver不顾身旁的Elio和女郎伴侣,邀请女郎到门前舞蹈,也正是看到这一幕,莫名被酸了的Elio当场吐了,见状的Oliver立即停止舞蹈,将Elio搀走。
圣殿的门前倒仍是电影中的样子,只不过它对面的停车场因为动工维修变了样子,此刻也没有歌声,而是电钻启动的声音,我想把手机里的《Love my way》播放找找感觉,却被巨大的电钻声淹没。















Elio和Oliver拥吻的小巷
虽然小说中的罗马在电影中变成了贝加莫,城市虽不同,但是两人的午夜漫步保留着,散步的心情是相同的。关于这里,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我们顺着暗巷散步,正如但丁作品里的两个游魂,一个年轻,一个年长。天气依旧炎热,我看见街灯的光芒照在Oliver额头上。我们往鸦雀无声的小巷深处走,然后拐进另一条小巷,仿佛被拽入了虚幻又闷热的精灵巷弄,这些巷弄似乎引领着我们在恍惚又惊讶的状态下进入了一个别样的地下世界。
电影将这段抽象的文字视觉化了,两个游魂从巷子深处走来,笑着闹着,爱抚着对方,两片嘴唇越来越接近……












这个巷子就在圣殿停车场的左手边,只不过这边也是和停车场情况一样,在施工维修,墙壁外架上了一排护栏。当我正在这边找角度拍照时,一个穿着红衣服戴着墨镜的外国女生朝我打招呼,我便直接问她是不是来电影巡礼的,她喜出望外,通过我的问题就知道我也是因为电影而来。
她告诉我她来自莫斯科,是从网上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影迷一起组织来贝加莫的,他们已经打卡完毕,去阴凉地方喝东西去了,她却仍乐此不疲的要多看这地方两眼。她还给我展示她背包上的挂饰,是电影的周边,还有她打印出来的电影照片,一看便知她是个有心人。当天,我穿的条纹衬衣里面是一件蓝色的T恤,正是印着“Call me by your name”的字样,她见到后忙问哪里可以买到,我说我是在淘宝上定做的。我还同她分享这两天我的打卡之路,从潘蒂诺到克雷马,把拍到的照片和她分享。


临别的时候,我们拥抱、合影留念。一部电影让两个陌生人在电影的拍摄地相遇、相谈,再相互道别,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和难忘的经历。当我对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回复我的竟然是Oliver的那句口头禅——Later。我由衷的笑了,心中莫名的感动。
Later。
再说吧。
那句话总显得有些唐突,不是“再见”或“请保重”,甚至不是“Ciao”。“再说吧”是句冷飕飕的告别,给人一记重击,撞开所有欧洲甜腻的雅致。“再说吧”总是为原本温暖、亲密无间的时刻留下刺激的余味。“再说吧”不让事情好好结束或渐渐消失,而是戛然而止。
这是小说里Elio对Oliver口头禅对“嗤之以鼻”。而此时此刻,我们两个的“再说吧”却是一个美丽的暗号,让我更陶醉在电影的情境中。
这三处地方就是电影中关于贝加莫的全部所在。贝加莫是他们夏日的最后一次狂欢,旅行带他们逃离,这一切不过是一种推迟结束的时间点、无限延长派对点方式。或许,他们已经不假思索地休了不止一个假期;他们拿着前往不同目的地的往返票一起私奔。
除了电影 中 这三处,上城区还是有很多可以值得游逛的,庄严的教堂外观、精致的教堂穹顶、充满艺术风味的小店、当地特色的美食……所到之处,皆会令人驻足。此外,还有一处不可错过的最佳观赏风景点,可以俯瞰下城区和更远的景致。












我希望这段路没有尽头。这条安静荒凉的巷子很黑,巷子里古老的有凹痕的鹅卵石,在潮湿 的空气里闪闪发亮,仿佛古代搬运工在起程回家之前,无意洒落了双耳细颈罐里粘稠的液体。所有人都离开了这里。这座历经沧桑的空城 ,现在只属于我们,即便只有今夜。今夜的闷热不会消散。我们原本可以绕着圈子走来走去,不过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介意 。
心头再次浮上 书中的段落。我和Elio一样,希望这段路没有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