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ot Robbie | 90后缪斯的野心
近年来,澳大利亚送给好莱坞最好的礼物就是玛格特·罗比。

澳大利亚为好莱坞贡献了许多精彩的演员。
信手拈来就有凯特·布兰切特,尼克·基德曼,休·杰克曼,希斯·莱杰,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等等,他们比欧洲演员更容易融入美国主流电影的工业系统,跟美国本土演员比起来,又有比例恰好的异国风味,加上澳洲人民出厂设置般的阳光和上进心,深得好莱坞大片厂的青睐。近年来,澳大利亚送给好莱坞最好的礼物就是玛格特·罗比吧。
前阵子刚去《猛禽小队》探班,玛格特既是女主角又是制片人,从项目发起到组建团队,小丑女哈莉·奎茵和其他几位成员的新造型,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她在现场指挥若定的样子让我印象深刻。没隔多久《好莱坞往事》采访又见面了,玛格特与两位好莱坞男神搭档,出演在“曼森惨案”中不幸遇害的60年代女演员莎朗·塔特。采访安排在大清早,玛格特·罗比提前到国际记者的休息室来一一问好,短裙长靴,神采奕奕。正式采访时,我一落座打了个喷嚏,她又立刻跳起来调高冷气温度。让人很难不喜欢她。 细看玛格特·罗比,和莎朗·塔特确实有七分相似。她的五官大开大合,硬朗中带着妩媚,不甜俗,最是一双明眸精光四射,满脸野心勃勃的金发女郎。难怪昆汀说在他刚放出消息要拍这个题材,身边就有朋友问你肯定要找玛格特演莎朗喽?“剧本没看我就签了”,玛格特笑言。

电影中虚虚实实互文,跟两位男主角不同,玛格特·罗比扮演的是真实人物,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妻子,一位确实存在过,又以极其凄惨的方式香消玉殒的缪斯女神。对此,玛格特收敛神情,格外慎重。“扮演沙朗,对我来说很特别,她完全拥抱着整个60年代中最美好的那个部分,所以我也特别希望能拿出最好的自己来纪念她。所有人关于沙朗的回忆都是积极,温暖和美的,她就是美的化身,是嬉皮年代好莱坞的象征。” 电影中诚如她所言。玛格特·罗比完美还原了全盛时期的沙朗·塔特,她对当下人生状态的享受,对所有人的善意。以至于逼近结尾时,知道历史真相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揪心,害怕这份美好跌碎在银幕上。当昆汀再一次改变了历史,快意恩仇,又让人含泪动情。
玛格特·罗比最重要的转折点当属2013年的《华尔街之狼》,现在她是好莱坞新晋女神,人人捧着剧本跪求,而那时的她还要靠层层试镜,按部就班争取角色。最后一轮试的正好是和莱昂纳多夫妻吵架的戏,这位默默无名的澳洲小妞居然演着演着一拳挥中了莱昂纳多。马丁·西科塞斯和莱昂纳多对视了一下,两人狂笑了起来,马丁导演还连喊再来一遍!也许就是这点生猛让她脱颖而出。她也的确完成得很好。演《华尔街之狼》的时候,玛格特才不过22、3岁。可电影里的成熟妩媚,风情中的张力,远超出她的自身经验范围。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电影上映后,休·海夫纳曾亲自邀请她为《花花公子》重拍华尔街之狼里清晨挑逗的艳照,刚踏入好莱坞大门的澳大利亚女孩,果断拒绝了。

“目标定高一点,不要害怕。”当我问如何给当年刚入行的自己提一个建议,玛格特如此坚定地回答,毫不掩饰自己的进取心。还有玛格特·罗比做不到的事吗?小时候练过体操,《自杀小队》里那些空中丝带镜头就亲自上阵。为了实拍水下戏,和专业自由潜水员学习憋气,据说最好成绩可以憋足5分钟,比替身憋气时间都长。拍《我,花样女王》时学会了花滑,虽然拍摄时伤到颈椎,每周都要做一次核磁共振确保可以继续工作。《玛丽女王》里为了演好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恶补历史和矫正口音。她完全配得上她的野心。别忘了,生于1990的她,今年还不到三十岁。

如果说莎朗·塔特是60年代的好莱坞缪斯,玛格特·罗比就是新一代的女神吧。“好莱坞已经不同了,”玛格特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很多厉害的演员都在做自己的项目,有的当导演,有的做制片人。作为女演员,比起怎样被好莱坞打造成缪斯,更重要的是如何一起把好莱坞打造出我们想要的局面。”玛格特自己的制作公司Luckychap Entertainment,装修是海滩风,白色家具配粉色霓虹,很女性很年轻。第一部作品《我,花样女王》就出手不凡,现有项目除了《猛禽小队》,接下来还有颇受争议的芭比娃娃大电影。

(很喜欢Margot Robbie公司的气氛,多放几张图:)



《我,花样女王》给了玛格特·罗比一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以她的雄心壮志和聪明勤奋,相信这位好莱坞的90后新缪斯迟早要拿一座小金人的。不论别人喜不喜欢,她都在向自己的野心一步步前进。 《好莱坞往事》中,玛格特饰演的莎朗在电影院里看自己演的电影,略带紧张地观察观众的反应,自顾自在黑暗中偷笑。这如梦的一幕是昆汀为童年女神打造的,她与电影之间的完美时刻。而属于玛格特·罗比的电影时代,才刚刚开始。
Not all those who wander are lost.- J.R.R. Tolkien 一个经常走神的荷...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