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爱情产生和消失,是有科学根据的吗?
书上说,爱得久了,身体会进化出叛徒,那就是催产素,一种由下丘脑产生的激素。 一开始科学家们以为,它只是参与了生育过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催产素还有助于爱情的忠贞。 恋人们体内的催产素,将会远高于单身狗们,并且会对伴侣以外的一切异性生物失去兴趣。 所以为什么会有,一见xx误终身的说法,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催产素只针对特定的某个人。 为什么有些人分手后找的现任,会有前任的影子,也是催产素的作用。 如果将催产素注入动物体内,原先滥情的动物会变得忠贞,催产素会让人不可抑制的希望产生一些肢体接触。 更重要的是,催产素的分泌是比较稳定的。 眼神的对视,牵手,拥抱,或者其他的举动,都会增加催产素的分泌。 也就是说,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还一直忍不住去和ta接触,其实是在饮鸩止渴...... 而女生的催产素含量一半会高于男性,所以会不可避免的对牵手和拥抱更加渴望。 催产素就像是一滩沼泽,会慢慢将人吞噬。 就跟吸毒一样,很难戒掉。 真正喜欢一个人,大脑会大量分泌催产素。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沦陷。 更可怕的是,这种化学物质会让人只看得到心上人的优点,选择性遗忘忽略。对方的缺点。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就算对方对自己家暴,被施暴者可能也会产生一种类似斯德哥尔摩的症状。 如果你是个后叶催产素分泌较少的人的话。 那么,你应该没有体会过这种被后叶催产素控制的感觉,不过你也很幸运,不用吃这种苦头。 但相对的,你无法体会到它的好处,比如唤起知足心情。 要知足,首先要有一个知足的阈值,我猜后叶催产素就是能给你阈值的这么一个东西,而你压根就没有这个阈值,或者阈值很模糊,所以你很难感受到知足,由此而生的幸福感就更难感受到了。 后叶催产素也叫做拥抱激素,拥抱20s可产生,是产生幸福感的关键激素之一,功能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其实后叶催产素还有减少焦虑,增加平静的感觉。 我现在查到的和爱情相关的化学物质里,除了多巴胺,后叶催产素,还有一种叫苯乙胺。 苯乙胺可以使人完全沉醉在恋爱的幸福之中。 有些人的苯乙胺分泌是比较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很难感觉到幸福的第二个原因,即使ta处于恋爱状态。 连沉醉其中都没办法,又怎么感受得到恋爱带来的幸福感呢? 有些人刚好相反,一旦感受到对方的关心和宠爱,就会觉得非常幸福和满足。 容易感受到幸福和满足,相应的对于伤心和失落的感觉,也会异常敏感。 后叶催产素虽说能够强化爱情、促进社会交往,但同时在活跃大脑中的痛苦情感记忆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是朋友之间,一旦对方有这种激素的出现,这个朋友基本上是不能再要了。 举个例子,如果是朋友约出来吃饭,临时有事情来不了,对方顶多是有点失望,但绝对不至于是伤心的地步。 可是如果是心上人来不了的话,这种失望就会在后叶催产素的作用下成几何倍数的放大,演变成失落和伤心。 因为后叶催产素,具备“放大情绪”的能力。 ta会因为心上人的一句话而心生欢喜,也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心如刀割。 喜悦和悲哀,都会被放大。 这是真情实感被伤害啊,而且还是控制不住的那种。 这时候ta的外在表现会变成矫情,对方还一脸懵逼不知道你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至于吗? 所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让对方及时断念,才是对对方最好的。 可是断念的过程,真的很痛苦。 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把爱情比做致命的罂粟花,会有上瘾的感觉? 因为爱情很大一部分物质就是多巴胺,就像吸食冰毒等毒品生成的多巴胺一样,会有快乐感,并且会上瘾。 所以,断念就跟戒毒瘾一样痛苦。
不过,还是有个好消息的。 在人体内,这些爱情物质不可能永远处在个较高的水平上,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总是试图将人体的状态调整回正常状况。一旦爱情物质消失。人也就从这样的迷醉状态中恢复过来。 视个体和环境的差别,一般来说PEA的浓度高峰可以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的时间,平均不到30个月(2.5年)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忘掉一个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最多三四年,你就没事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当期待破灭时,过度期待的人只能用结束关系来斩断关系。 我之前一直不懂,为什么那个和我聊得来的男生,在告白失败之后,没过多久就要和我互删了。 有没有感觉真的那么重要吗,大家做聊得来的朋友不好吗? 现在,我总算是知道原因了。 有时候,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是没办法体会对方的心境的。 他当时,应该也和我一样,这么痛苦,这么纠结吧。 他多次表达了对我的期待,想从我的字里行间寻找我喜欢他的证据。 而我的解释是,把他当成聊得来的朋友。 当满腔的期待落空,人的心,能够承受多少次的失落和伤心? 是有上限的。 所以,难怪他要和我互删了。
我是南风,
一个混迹网文圈的抖音短视频编剧。
记得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