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阅读,你可能只是刚及格
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韦编三绝,牛角挂书,前人传给我们的关于阅读的描述大都与勤奋学习,经世致用相关。今日教育资源丰富,人若要通过某个考试,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大都会考虑报个补习班或者听个网课。那么,阅读在当代人的生活存在着怎样的角色转换?
在熄灯的深夜,躲过举着手电筒查夜老师的检查,闷头在被窝里看着手机微亮的屏幕,熬红了眼。在拥挤的地铁里,点开公众号更新的搞笑幽默的文章,因工作压力紧皱的眉略微松了松。在安静的图书馆,找了本书一页一页研读,抬头时夕阳晚照,周围人影稀疏。在街头的咖啡馆一手捧书,一手端咖啡,多次调试光线拍照,再精心修图,发送到朋友圈,喊上亲友帮忙点赞,大拇指数量的增多成为如此阅读的快感来源。除了最后一种炫耀式的阅读,我认为其余都是个人与阅读之间的和睦关系,无论是为了娱乐放松,消遣时间,是出于好奇心,了解世界的新鲜事物,还是为了成为独立睿智的人。当然,人也可以选择不阅读,现代科技给了我们那么多学习娱乐的方式,如果一看到字就眼晕头疼,何必给自己增加痛苦呢。只要你能识字明意就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了,与阅读习惯无关。
追求精进的人士不会满足于只拿一个及格分,《如何阅读一本书》严肃地将阅读称为一种艺术,给那些想要通过阅读来增强理解力,提高心智的人一些指导。优秀的阅读者具有主动阅读的热情,也掌握阅读的技巧,从而客观地评价一本书,将书中的内容有取舍地吸收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心智的一部分。阅读对其而言是视野的扩大和思辨能力的提升。
可能你觉得上述这些文字有些夸张,但看见一些学者能关于一个话题侃侃而谈,将古今中外的事例信手拈来,其语言中透露出的自信和笃定,其气质的从容和谦恭,你就不能否认阅读改变着一个人的容貌。之前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轻巧地说出《诗经》中无比生僻的语句,面对不会的题目坦言自己没有学过。她长身玉立的风姿,痴迷诗词的神态是不懂得阅读的人无法模仿的。

我也只是一个初级阅读者,空叹花了那么多时间在阅读上,却如竹篮打水,其实囊中空无一物。“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在积累中量变才能产生质变,首先有了积极性就有了渔网,在不断练习中逐渐熟练技艺就能逐渐学会捕鱼。
欢迎和我一起阅读,从天真无忧到万物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