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见钟情忽悠的女人们
被“一见钟情”忽悠了的女人们 后来怎么样了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我相信。虽然从未体验过。
1)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胡兰成第一次见张爱玲便被国民才女张爱玲惊艳到了,而高挑的张爱玲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开出了花,但心里是欢喜的。
第一次见面,便一见钟情。
他们聊诗词歌赋,聊天聊地,像相熟已久,相见恨晚。
24岁,她义无反顾与38岁的胡兰成结为夫妻,没有走法律程序,没有仪式,只有一纸婚约签订平生:“愿岁月安好,现世安稳。”
但胡兰成这个爱情荡子很快便露出了博爱的本性。他勾搭上了医院护士举行了婚礼,在外地逃亡时又和孀妇范秀美过起了日子。
张爱玲知道后震惊又难过,却默默忍受。
动乱的时局里,张爱玲的稿费连同她的感情,被胡兰成消耗着。
只要他对我一心一意的张爱玲,放低姿态,天真又卑微,但自始自终,胡兰成不是一个专情的男人。他风流、凉薄、私生活混乱不堪。
张爱玲心灰意冷写下绝交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
低到尘埃里的爱情是如此短暂,张爱玲笔下的小说,仿佛看透红尘烟火,而身在其中的她却带着一身伤自我萎谢了。
2)
看过《大宅门》吗?
因为一个震耳欲聋的喷嚏声,四目相对无法挪移,喧嚣的饭馆里,男人感慨:这简直是我的活冤家啊。
比起青梅足马的原配,少了理所当然;比起巨大年龄差的丫鬟上位,少了顺其自然。在这背景华丽的偶遇后,为表情意,他迫不及待将她“娶”进了府里。
女儿出生了,被抱走不允许相认。老太太去世了,遗言不允许她披麻戴孝。
她努力过,争取过,渴望有一天被大宅门接纳。但在一日一日的等待中,在不被认可的名分中失望了、放弃了、黑化了、沉沦了、堕落了。最后成了一个靠吸食大烟麻醉自己的可怜人。
那个说她是个好女人,惋惜她已经变得不是最初的那个她的男人,却无法设身处地真正去了解心疼她的苦,让她在尴尬的境地里没有安全感,所以她才从唯唯诺诺变得极端变得爱争变得不可理喻。
一见钟情,原不止两个人的男欢女爱,还有门第、身份、观念、环境的考验。而这些考验足以侵蚀所有热烈的温柔。
3)
她说:遇见一个特别的男人。无时无刻不在期待和他不期而遇,哪怕有一丝交集,发生点什么也是极好的。
一见钟情,让25岁的她像个18岁的小姑娘一样,有一点花痴,有一点自卑。
他,身上像有光,他太优秀了。她那么平凡,她开不了口。以前甭提了,现在非加油不可。
情不知所起,傻傻一往而深。她对自己进行了一场苛刻的改造,只为更靠近他,只为换取有机会站一起时的匹配和底气。
她真的一点点变得更好了。
她,身上像有光,她太优秀了。在全心全意变好变美的路上,走的远远的她,竟差点忘了初衷,可现在,那个他,不过如此,再不是当初的顶礼膜拜,可望不可及了。
尝试交往后,对方的性格、习惯与自己格格不入,想象与现实写满不合适的反差。
她咯咯笑了,挥一挥衣袖。现在,她的眼里更多了自信,那些让人产生心动迷恋的表面光环,往往是一见钟情的错觉,自己去达到去拥有,便不轻易坠入崇拜。
徐志摩一见钟情林徽因,惺惺相惜在不对的时间里,但这最美的遇见,只是擦身而过。林徽因和梁思成终成眷属,而当了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的徐志摩,最终娶了陆小曼。
《月亮和六便士》里我们谴责穷困潦倒的画家勾引了良家妇女,在冲动的热情前,在一见钟情前,过往的感情毫无防卫能力。而抛弃了 “好丈夫”的她却因受不了情人的冷遇,悲愤之下含草酸自杀了。
两个人第一次见便相互吸引,多么神奇。这份独一无二,就是一见钟情,它又是多么忽悠蒙蔽女人的眼睛。
看,哪个一见钟情,不是赏心悦目天雷地火的。我们在内心,为对方设立一个完美的第一印象。可随着故事的发生,一点点露出了难看的马脚。被践踏的自尊,被辜负的孤注一掷,不断退让的底线,外在的阻力,狂热的消散,人心的喜新厌旧,迷失的自我,也注定了不可抗力悲伤的结局。唯有理智与克制,唯有再等一等的时间,才能看清真相,才能恍然大悟,才知道是否如第一眼看到那般非你不可。
皮囊与灵魂共鸣是我们期盼的爱情。一见钟情,还来不及爱上灵魂,见皮囊已不起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