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曾国藩传》读书总结
读书总结
姓名___肖录___________
时间____20190908____ _
一、读书摘要
曾国藩一生起点很低,资质平平,身体素质也一般,而且年轻的时候很多毛病,自我管理能力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平庸子弟。后期他以“圣人”的品德和言行来要求自己,努力克制自己的惰性,他把看书和反省当做自己的终身习惯,把终身学习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圣人。
二、金句/语录
1.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肖录反思:我是一个有梦想和雄心的人,但是自己的头脑和自己的梦想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应该加倍努力,以前虽然也会努力,但是努力的程度不够,后期我会用超人的努力来弥补这种差距。
2.虽然自己比较笨,但是也能走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走不通的科举路,可见只要努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
肖录反思:以前总给自己找借口,我不是学这个的料,不是做那个的料,通过曾公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只要你努力,天底下没有你做不成的事和学不会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有天长一说,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刻意练习的。
3.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肖录反思:我以前就是讲究办事巧妙的人,总是投机取巧,所以在踏实的人看来我做事快、高效,甚至不择手段,但是质量不怎么样,也不扎实,人家做什么稳重的事情不会想到我,所以后续我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不投机取巧,把尚拙当做我未来做事的第一原则。
4.曾国藩发现下笨功夫有笨功夫的好处:
1).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2).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指数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3).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肖录反思:以上三点是我未来做事的第一原则,熟记于心
5.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法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凭奇谋轨计,只凭坚忍踏实,死磕到底。这种方式正如“重剑无锋”,表面上看起来迟钝,实际锋利。
肖录反思:以前是最不屑也最看不起这样的人,所以我只能耍耍小聪明,赚小钱,成不了大事,也干不了大事,遇到困难我只会绕道走,基础松松垮垮的,结果走不远。看似很笨的方法,其实是大智若愚,古人智慧真的博大精深,我太不自量力,以后要谨记上面的做事和做人原则。
三、思考题
1.曾国藩是如何面对科举挫折的。
这次科举挫折不仅让他名落孙三,还被学台“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让他一下子在全省出了名。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家当众批评,对他刺激非常大。他回家之后,坐在书房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一定要找出失败的原因:1).自己太笨了。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让他认识到,虽然自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的大脑。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他给自己取名“涤生”,他要把失败的过去彻底扫去,发奋努力,重新做人。自那之后他的科举考试一路亮绿灯。
2.面对长沙之辱?(曾国藩作为副部级官员,差点让闹事的兵痞杀了,还没处讲理。)曾国藩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向皇上控告。然而仔细想想,他就知道这种做法行不通,这道奏折上去,顶多打倒一个鲍起豹,能把湖南全省官员都扳倒吗?如果扳不倒全省官员,那么以后他在湖南的处境岂不是更寸步难行?经过几夜不眠的反思,他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他不再和长沙官员纠缠争辩,而是卷起铺盖,带着湘军前往衡阳,克服重重困难,开创湘军。
3.自卑与焦虑
曾国藩到翰林院不久就陷入深深的自卑中,他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严重缺陷,比如自己是典型的湖南土包子,一口难懂的湘乡土话,长得土头土脑,穿的也土里土气。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怎么读过书。到了翰林院,他如饥似渴的读书,认真研究理学经典。通过读书交友,他的视野和见识与以前大不相同。三十岁这一年,他决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他通过坚持写日记这种方式来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并戒除多年的烟瘾,这是他终生引以为豪的事情,也增强了他成为“圣人”的信心。
4.面对升官后的郁闷,他刚升官的时候是雄心勃勃的,想在国家大政中有所建树。身为“副部长”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于国计民生无补,他觉得愧对不起这份工资和地位。他偶尔提出一些革新主张,也都被“部长”大学生们弃置一旁,根本不予考虑。官场在上者但知做出一副宽大优容的样子,来培养自己的人气。在下者办事一味软媚求同,打圆场,做老好人。整天生活在一个腐气熏天的铁屋子里,让他感觉很郁闷。
艰难,是曾国藩不识时务,在得罪了咸丰皇帝的同时,还把同事们也都给得罪了,另外还得罪了普通同僚,因此在咸丰二年几乎成了京师人人唾骂的人物。他在北京最后一段日子,动辄得咎,精神十分痛苦,越来越想念家乡了。国事颓唐,他百计奋斗,却丝毫无补,他想退志回老家,苦于没有回家的路费。皇帝派他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缓解他在北京的艰难处境。
5.靖港首败,湘军战舰损失三分之一,炮械损失四分之一。一心想首战必胜的曾国藩迎来了首战惨败。他想到长沙官员那一张张讥笑的脸和咸丰皇帝那刻薄的神情,他既羞愤,又沮丧,他选择跳水自杀,但是两次都没成功,被部下给拦下来了。从这次经验中曾国藩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
6.九江大败,曾国藩的座船被太平军俘获,他的管驾官、监印官全部死亡,船上存放带兵历年的重要文件和日记书信全部丢失,皇帝赏赐他的一系列东西也成了太平天国的战利品,连他自己差点也成了战俘,他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惨遭如此下场,羞愤难当,2次选择自杀的时候被将士给救起。这次的失败让他陷入了漫长的困境,后多亏他弟弟的“吉字营”来帮他解了围。
6.咸丰七年(1857)危机,因为彭蕴章、何桂清等人联手排挤,使得咸丰解除了曾国藩的兵权。他通过闭关读老庄著作,使自己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过往,他认为被解除兵权是人生大祸,然而祸是福之基,在灾祸中不能自暴自弃,应该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正因为这他又重新得到了咸丰的重要。
7.对比我自己,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如下:
1).刚刚找准自己的个人品牌定位,但是因为怀孕快生孩子的原因,没办法全力以赴去学习和提升自己。我的解决对策是先看书,听线上的一些课程,然后自己坚持每天分享家庭教育的内容让大家知道我的个人品牌是家庭教育。
2).没有找到自己人生为之奋斗的7个榜样人物。因为是最近才确定自己的个人品牌,所以对这一块欠缺了解。解决对策,这个月把自己的7个榜样人物找出来,并把他们相同的3个硬本领作为接下来自己努力提升的本领。
3).自己还是不能越挫越勇,需要别人的鼓励,反脆弱性不强。是因为自己的内在自我价值感不稳定。对策通过自我学习成长来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比如努力做到自己每天坚持 的事情。
4).自己有想成事的雄心和梦想,但是缺乏超常的努力。因为自己总是不相信自己能成功,觉得自己太平凡太普通,成功没那么容易,也有自己的努力不够。对策:未来加倍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四、启发与收获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纵观他的一生经历太多坎坷,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用自己不同寻常的方法解决了危机。他的故事告诉我,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我以前就是太在乎面子功夫了,别人越打击我就越如它意,导致自己一事无成算了,还把自己搞的很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