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论童年的时候我在谈什么
献给母亲和故乡
看了《小森林》后,又让我想起许多往事,心生感触。总觉得自己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这下更加笃定。一个人的童年对以后的影响很大,所以感到很庆幸,也心怀感恩。
春天
记忆中的菜园子,春天总是有各种绿叶菜:油菜、菠菜、油麦菜。韭菜是最神奇的蔬菜,只要种下去就可以一茬一茬地割,太省心了。还有每次上学都会带一根的水萝卜,想来也好久没吃了。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好多蔬菜都要覆一层地膜才能发芽,需要锄草驱虫,细心照料。春天是一个冬天漫长的等待,是冰雪消融,是满目所及的绿。


夏天
夏天是最喜欢的,黄瓜、西红柿现摘现吃,直接在水管下用清凉的水冲洗一下就可以,西红柿切块拌白砂糖是自制美味。午休的时候总去地里闻小瓜,每次等不及熟就给摘下来,被弟弟看到还要分一半给他。喜欢吃甜甜的头,讨厌苦苦的尾巴。

每年的菜园子总少不了大片的青椒,妈妈嗜辣如命,每顿饭都会放。在她的锅铲下,青椒可以和芹菜、土豆、莲花白、茄子一起炒,简直是百搭。说起茄子,我小时候最讨厌吃茄子,那种口感和气味总觉得像肥肉。后来长大后吃到了长茄子,才发现我只是不喜欢圆茄子。
最喜欢夏天的时候妈妈熬一大锅大仁仁饭,里面有各种豆子和玉米所以要熬很久。从早上开始熬,到中午放凉,天气热的时候吃一碗,简直幸福得不得了。因为童年影响,所以对绿豆汤倒是没多大感觉,却对这个连名字都写不出来的食物有太多情结。
夏天的夜晚可以看到星空和银河,有时候下雷阵雨不能看电视了,我们会把门帘搭起来望着外面,地面上水坑会打起很多泡泡,偶尔会有青蛙跳出来。
秋天
夏天快过完的时候,为了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红柿,每家每户会开始做西红柿酱,把西红柿在开水里烫过后装在瓶子里,那时候通常会用输液瓶和啤酒瓶。后来在顾长卫导演的电影《孔雀》里也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真是觉得亲切。

等秋天的枣子全部熟了,村里人都会拿长棍往下打枣,我在树下拾的时候枣落在背上像冰雹一样疼。吃不完的桃子杏子会剥开晒在太阳底下做成果干。还有煮玉米,在吃饭前会戳在筷子上先啃一个,吃完饭下午饿的时候也会吃一个填肚子。
冬天
冬天格外清冽,早上上学时天还是黑漆漆的,因为太冷戴着口罩的话眼睫毛会结霜。晚上一家人集中在暖炕上用筷子烤馒头。菜园子变成了光秃秃一片,这时候酸菜和西红柿酱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冬天最开心的是可以在结冰的河滩上滑冰,每个小孩都有自制的冰车,加两个冰锥。在冰上嬉戏的时候,早已不知寒冷为何物。

过年的时候最期待的一道菜就是煎带鱼,每次妈妈清洗带鱼的时候我都喜欢在旁边观看,有时候会从里边淘出来一些小鱼小虾,它们还没来得及被消化。大年初一的饺子通常是韭菜鸡蛋馅儿的,从小时候开始,妈妈就会在饺子里放几个硬币,最喜欢一口咬下去牙齿被硌到的感觉,吃到硬币象征着好运气。


其他的
黄花菜,妈妈喜欢在炒菜的时候用来榨油,也用过韭花,对于不吃葱的我来说是极好的。
素丸子,是用胡萝卜与面和在一起在油锅里炸出来的。于我而言,是比肉丸子好吃一万倍的东西。
洋芋擦擦应该是陕北所有特色小吃里我最喜欢的,大学第一餐和工作的第一餐我都吃了洋芋擦擦,可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吃熟悉的食物会带来安全感吧。
糖饼、炸鸡蛋一般是在生日和过节时吃。
以前不知道焖面的焖字怎么写,妈妈说是在内蒙学到的我就一直以为是蒙面。
还有一种东西不能不提——虾片,各种颜色的虾片下油锅,炸出来放在舌头上会吸住舌头,是和跳跳糖一样好玩的东西。

豆角的叶子会粘在身上,刚摘下来的黄瓜刺很扎人,西红柿叶子的味道很好闻,等我的身体吃着这些新鲜的蔬菜和好吃的食物越长越大后,我也离开了家乡。
大学时看萧红的《呼兰河传》,又想起了这个菜园子,童年是田野与炊烟,是妈妈在饭熟了时的呼唤,是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奔跑,是再也回不去的无忧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