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海天酱油里藏着的“AB”两面人生
任何事物都有AB面。海天酱油的A面,属于资本市场——业绩增长稳定、资金充裕、几乎没有应收账款、分红比例高、前十大股东质押率低;B面则属于酱油为主的调味品主业——营销拿手,全国撒网,狼性竞争。
AB面统一于海天酱油的吸睛,无论是在超市还是股市,它都牢牢抓住了手持现金者的眼球。但不同于它产品和营销上无可争议的实力,在屡屡走高的股价和市值背后,却有两种态度,一是追逐它股价的腿,二是高呼“泡沫”的嘴。截至今年6月30日,有441个基金产品持有海天酱油的股票,在刚过去的二季度有363个基金产品“抢筹”。一年卖出上百亿元的海天酱油如何撑起3000亿元市值?这是资本在蒙眼狂奔,还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海天酱油的A面,是资本市场一颗耀眼的明珠,由于同为消费股,业绩稳字当头、持续增长,又在经销模式上有些相似,海天酱油被比作“调味品界的茅台”。
掌舵者庞康是海天酱油的见证人,1982年他就在海天酱油的前身珠江酱油厂出任副厂长,参与了这家调味品企业的多次改制。
海天酱油很早就在谋划上市,并与一些壳资源传过“绯闻”,但2012年1月6日,来自湖南的酱油企业加加食品(002650,SZ)捷足先登,抢走了“酱油第一股”的名号。两年后,稳坐行业龙头交椅10多年的海天酱油才正式于上交所主板上市。
在正式上市前,海天酱油就已经惹得资本竞相追逐,新股申购时网上网下冻结资金高达913.56亿元。
2014年2月11日,海天酱油在正式上市那一刻市值就达到460亿元,超过其前3年的营收之和。之后的5年半时间里,海天酱油享受着资本市场的无限高光。小小的调味品滋养了一只市值超过3000亿元的股票,海天酱油也因此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的羡慕对象。
更让同行羡慕的是,海天酱油的市值从1000亿元变为3000亿元,只花了一年时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19年至今,海天酱油股价涨幅已经达到约68%,市值增长的绝对数接近之前4年的水平。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海天酱油报收68.04元/股(前复权),总市值为1837.08亿元,较4年前上市时增长约1377亿元。2019年9月5日,海天酱油总市值达到3050亿元,今年已累计增加1213亿元。
海天酱油的另一面,属于调味品行业。2018年年报显示,海天酱油的酱油收入102.36亿元,毛利率为50.55%,调味酱、蚝油收入分别为20.92亿元、28.55亿元,三者合计收入占总营收的89%。
作为调味品龙头,海天酱油的定价能力、渠道覆盖和品牌拉力都处在行业领先位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海天酱油、中炬高新(600872,SH)、加加食品、千禾味业(603027,SH)等多家调味品上市公司年报后发现,海天酱油的全国网络布局优势明显。
2018年,海天酱油在西部地区的收入为17.17亿元,是公司区域营收榜上最低的一部分,但已可以“秒杀”其他同行。对比之下,四川本地调味品上市企业千禾味业在西南地区收入为5.69亿元,加上西北地区也不到5.96亿元;中炬高新中西部区域合计收入6.3亿元;加加食品西南、西北区域合计3.94亿元。而在其他区域上,3家企业的总和也难敌海天酱油。
海天酱油在市场推广上确实非常卖力。可以看出,庞康是较早就具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1999年,海天酱油成了第一个在《新闻联播》整点报时环节打广告的品牌,2014年又聘请知名主持人汪涵任代言。最近两年,海天酱油更是冠名了多款综艺节目。
上市之后的海天酱油,市场推广的手笔更大,一年的销售费用甚至超过同行的收入。2014年上市后,海天酱油的销售费用就迈入了10亿元门槛,增速比往年都大。之后,公司一次次刷新纪录,2018年销售费用已达到22.36亿元,较2014年增长了113%。这样的推广费用让同行望尘莫及:2017年海天酱油促销和广告费用8.48亿元,是第二名的15倍;2018年接近10亿元,是第二名的23倍。
在同行眼里,海天既撑起了整个中国调味品市场,也让其他对手难以抗衡。最近华中一家调味品企业打算进入餐饮渠道分一杯羹,该公司负责营销的高管对记者坦言,餐饮市场比家庭消费的想象空间大太多,董事长希望在餐饮渠道有所开拓,但他们知道很难。
海天酱油为数不多未能称雄业界的指标,是研发投入虽大,但占营业收入比并不算第一。2018年,海天酱油“费用化研发投入”4.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9%,研发人员362人,占总人数的7.07%。但中炬高新研发投入达到1.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研发人员557人,占比12.14%,虽然中炬高新的业务比较丰富,但2018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07%的原因是美味鲜公司研发投入增加。
=q=�X��r6�1sHIML`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