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不模仿艺术,它模仿糟糕的电视
都快两年了,我的关注也就到此了。
周边人觉得很神奇,我这平时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算是温和的人,怎么会对一件事如此关注,拥有强烈的情绪。
我也知道在豆瓣,朋友圈偶尔发,给深焦写的《每一部伍迪·艾伦电影的排名及其他》前沿、《环球银幕》杂志写的文章

在英国跟周边老外沟通解释,邀请朋友或去朋友聚会带碟一起观看《安妮·霍尔》《罪与错》,看完爵士乐表演,跟伍迪夫妇说声加油,这些对大洋彼岸发生的事态没任何帮助,但就是忍不住,好比当你穿越回去看到了苏格拉底,耶稣(如果存在的话)被处死的过程,总得做点什么吧。。。(可能涉嫌入戏太深)
Anyway,耽误了宝贵的一年后,事情没特别好转,但也没那么惨。《纽约的一个雨天》得以在欧洲为主的24个国家或地区上映了,最新一部《里夫金的电影节》在圣塞巴斯蒂安已杀青,据说伍迪已进入下一部作品的剧本创作了。
所以贴一篇伍迪最近接受法国媒体的采访文章,再贴一段92年的新闻采访视频后,我打算也move on了,不再关注伍迪metoo相关的事情了。
让人唏嘘的是这么多年来变的是媒体,新闻报道不像以前深入,而是通过带有偏向性标题或引导性报道来误导观众;舆论环境,社交媒体成为司法现场,不太允许理智的声音和态度;好莱坞,之前多数人围着哈维转,一度称他为神,现“惊人”地发现恶性后被打到谷底,之前演员们排着队无条件出演伍迪的电影,但一见形式不妙急于表态,划清界限。
不变的是伍迪,年年一部原创作品的惊人创作力和执行力;带着怜悯展现人所处的困境;看淡一切又不忘感恩的心;坚持不妥协,忠于自我真实的表达。(看到有个关于哈维的小插曲,拍摄《人人都说我爱你》时由哈维的MIRAMAX发行,原本哈维想干涉此片的创作,要求选演唱力好的演员,并为了降低等级要求去掉片中带F的台词,伍迪怒对哈维,表达了对干涉的不满,最终让后者妥协,坚持了片中自然清唱方式,保留了F台词,带来了这部风格独特的音乐剧,相信伍迪是少有能跟鼎盛时期哈维说不的影人。)
讽刺的是,就像《贤伉俪》中的著名台词“Life doesn't imitate art, it imitates bad television”(生活并不模仿艺术,它模仿糟糕的电视),贡献出不少经典作品的伍迪,现实中他所面对的是太过狗血,让人看不下去,想骂编剧的电视剧。。。(当然狗血仅限metoo部分,其他方面,伍迪跟健在的父母,长期当制片的妹妹,每周一在纽约表演,偶尔到欧洲巡演的乐队成员,27年在一起的宋宜,部分顶着压力支持的影人(欢迎继夏洛特·兰普林,亚历克·鲍德温,戴安·基顿,哈维·巴登,凯特·布兰切特后,斯佳丽·约翰逊的加入~),西班牙制片公司和拍片团队,围绕这些更重要的亲友们的生活貌似美好到如艺术)
还好老头强大,祝老头长命百岁~
19年9月6号,《卫报》报道英文原文,标题为:Woody Allen claims he's 'done everything the MeToo movement would love to achieve’
时光网翻译的中文版,由豆友在豆瓣分享。


1992年,指控爆发后CBS深度新闻节目《新闻60分钟》对伍迪的采访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s5TAO8Hj4&list=PL5Wqgh_rddv4nr8EXcr2G1Nzv0pZCuvqB&index=5
考虑视频需要翻墙才能观看,整理翻译了部分采访内容。
2:14处
主持人:当前指控是,你把迪伦带到阁楼,碰了她的私处,是否有此事?
伍迪:让我们想一下整件指控是否有一点逻辑可循,我都57岁了,经历着最惨烈的监护权案件,我开着车跑到没人欢迎我的米亚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为监护权事情而争论着。在之前都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我突然选择这个最糟糕的时机对我的幼女下手,如果我想性侵的话,之前有大把的机会,我也可以选择低调私了监护案,以后再下手,整件指控太不符合逻辑了。(这种反驳可能比起简单的否定更加有力,所以伍迪会如此陈述,但有些网民却说:“你看,他都不正面否定指控,肯定心虚!”。真是让人无语。。。)
3:11
主持人陈述部分:伍迪接受了测谎仪,精神专家的检查,结果是支持伍迪的清白(节目中没提到米亚是拒绝了测谎仪检测)
3:30
主持人:那为什么7岁的米亚会说出这些?
伍迪:有可能被米亚指使了,这次指控事件爆发数周前,米亚曾给我打电话,说准备了很nasty(险恶)的事情,我说:“你能怎样,难道你要枪杀我吗?”除此之外米亚也多次威胁过我,她说:“你夺走了我的一个女儿(这里指的是,后来26年在一起的宋宜),我也要让你失去一个女儿(指迪伦)”我想这指控就是她的复仇方式。
5:00
指控前几个月伍迪参加迪伦生日聚会的时候,米亚在门口贴上手写的字条:“娈童癖者出现在生日聚会,性侵姐姐后,目标转向妹妹,让全家人恶心!”

5:42
伍迪:但不久前,91年12月米亚还写了信给相关机构,大写特写我是怎样富有爱心的人,我的共同领养会给迪伦带来多大的benefit安慰(迪伦最早是米亚单独领养的,之后才叫伍迪加入共同领养,也许是为了巩固俩人关系)
6:30
伍迪:92年8月4号,米亚还指控我性侵了迪伦,但是接下来的5到9号,她若无其事地问我下一部拍片计划,我们本是计划5周后进入下一部电影的拍摄(正准备拍摄《曼哈顿谋杀案》)。她问我拍摄细节,以便她可以去见服装设计师作相应准备。当时我觉得这太疯狂了,你指控我是女儿的性犯罪者,但你又跟我讨论拍电影?!之后我让律师终止跟米亚的合同,再找另一演员(即戴安·基顿)参演。
7:30
除外米亚也多次深夜威胁叫我恶魔,要戳瞎眼睛,杀死我。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从未表现过宗教信仰,哪一天她突然说自己找到主了,以后的生活会是更灵性,就这样突然带孩子们去接受洗礼。一会儿说找到了心中平静,找到了原谅我的方法,但24小时后又来电话进行死亡威胁。
9:14:
伍迪:米亚送了一张情人节卡片,这张让人恐惧不安的卡片让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10:29:
主持人:是否有可能米亚真的相信你侵害了迪伦?
伍迪:有可能她自己说服了自己去相信,也有可能她不相信这指控,宋宜觉得,这些威胁和虚假指控太符合米亚的一贯作风。
11:30
主持人:你的很多电影都在探讨人的情感,guilt(愧疚感),你有没有因你做的事情(宋宜裸照风波)感到愧疚,其实宋宜这事是让不少人不安的原因。
伍迪:我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不舒服,我也意识到这会有争议,关于我和成人的宋宜关系,大家如何拿着年龄差,前女友的养女这件事指责,这些我都认了,我接受,但把这件事跟性侵幼女联系起来我无法接受,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现在看,在电影行业俩人能27年在一起,他人有啥参与,说三道四的份呢?)



14:13
主持人:伍迪进入新片的拍摄当中,由戴安·基顿替米亚出演,当时在拍摄《曼哈顿谋杀疑案》

14:34
主持人:你觉得你的名誉能够得到恢复吗?这毕竟是很难证明清白的指控。
伍迪:我觉得我的名誉是难以恢复,如果哪一天街上有人指着我说:“那家伙不是当年被指控为性侵幼女的家伙吗?虽然他本人一直否定,我们不知道真相”,我并不会在意,我在意的是,我是否能够继续探望我的孩子们(指迪伦,罗南,莫塞斯这三位共同抚养的孩子,当时伍迪鉴于米亚的精神状况,让她放弃监护权,是伍迪诉讼米亚,最后虽然监护权给予米娅了)
主持人:你的电影生涯呢,不担心吗?
伍迪:不担心,如果明天有人说没人再愿意看我的电影了,也没人会投钱给我拍电影了,这对我没啥影响。(27年前这句话跟前几天采访时的话是惊人一致的)
15:18,结尾
主持人:节目组说过,这只不过是伍迪方面的陈述,是他的版本,如果米亚愿意来到节目讲述她的版本,我们节目组很欢迎,我们已经向她发了邀请,等待她的回复。

之后米亚没有出现在这档最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及时说出她的版本,而是选择每隔几年网上重复指控,之后她带出来的罗南和迪伦大了(事件当时各自4岁和7岁),一个爆出了metoo,一个加入了反复的,缺乏细节的指控,一有人站在伍迪边发出稍微理智的声音,就在推特绑架式的指责,夺得众多赞。
事件当时15岁的莫塞斯长大了,跟米亚断绝关系,14年已指出米亚的指控,近期又发出5000字的长文详细指控了这位养母是如何操控和虚伪的,事件当时已成人的宋宜也是年初发了长文描述病态环境。(米亚领养的多个孩子中,两位孩子自杀了,两位孩子断绝关系)。
其他相关人的采访。
2018年的迪伦采访,毫无细节,只是反复哭诉
看事态发展忍无可忍的莫塞斯2018年发5000字长文控诉米亚带来的糟糕成长经历,他的看法
http://mosesfarrow.blogspot.com/2018/05/a-son-speaks-out-by-moses-farrow.html
同样在2018年,终于开口的宋宜,描述病态的成长环境,与莫塞斯部分有很多相似之处
https://www.vulture.com/2018/09/soon-yi-previn-speaks.html
再想了解的可以参考此篇汇总性长文,出自纪录片导演Robert B. Weide。
https://ronanfarrowletter.wordpress.com/2019/04/08/the-truth-about-woody-allen-part-i/
(最后附上我自己2018年2月份参考了采访和信息瞎写的内容,当时以为很偏激,但现在回看还是觉得较客观。)
Rebecca Hall《情迷巴塞罗那》, Mira Sorvino《非强力春药》, Colon Firth《魔力月光》, Kate Winslet《魔天伦》, Natalie Portman《人人都说我要》, Ellen Page&Greta Gerwig《爱在罗马》
不知这些电影人是属于哪一类?
A:单纯愚昧(看到迪伦声泪俱下的指控,就觉得指控挺可信的,可信到虽然跟伍迪合作时没看到什么特别问题,但现在要参与指控)
B:虚伪势利(自己觉得伍迪是有罪,但之前为了冲奖就无条件合作了,还夸多么伟大,现在看形势不妙,就跟着大氛围,划清界限)
C:懦弱胆怯(自己觉得伍迪无辜,但是舆论都逼成这样了,只能选择划清界限,我可不想惹麻烦)
D:冷酷无情(反正上次合作也没拿奖,老头都82岁了,再能拍几部电影出来,说绝不参演也没啥损失,在媒体能多曝光时,多曝光。)
可能这次整改运动的疯狂程度和舆论压力超出了我的想象,但我自己不管怎么考虑,也得不到另一种,目前多数媒体认为的 “E:彰显正义” ,这一类别,不得不把这些之前有好感的电影人跟如上几种情况联系。
关于指控本身,清楚真相的只有两位当事人,伍迪和迪伦。92年两组调查团,对伍迪,迪伦,米啊,保姆等人员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独立调查,均得出了指控不成立的结果,局外人如果没有更多信息,或没有经历、目睹其他类似情况,其实本就没有立场表态,但现在把这些本身没立场表态的人拉出来要一个个表态,而且是先定好了答案,弄得稍有良知的人小心翼翼,压力下调整态度,虚伪自私的带头乱指,真是荒谬至极,今天至少看到了Alec Baldwin站出来批判这种无根据指控,Charlotte Rampling一如既往赞美当初在《星辰往事》的合作,拒绝站队,Diane Keaton也表示坚信伍迪,但这荒唐行为愈演愈烈,可能要导致新片无缘上映,真是气死人。
觉得自己有立场,有条件冠他人“性侵7岁养女”这类最可耻指控的人,如何解答如下疑问?
为什么由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组成的两组专家团经过6个月的独立调查,都得出没有被性侵的结论?
92年初爆出了伍迪与宋宜(当时女友米亚养女),过了几个月在抚养权争夺高峰中出现这次指控,那之前有很多机会的伍迪,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一最糟糕时间点“下手”?
为什么当时伍迪能够接受测谎鉴别,并通过了,但米亚拒绝?
同样为什么92年事件爆发时,伍迪接受了CBS权威新闻类节目的邀请回答了各种尖锐的问题,但当节目组邀请米阿单独访谈时,她没有出席?
如果米亚相信指控,怎么会在指控后几天,若无其事的想要讨论新片角色,以便跟造型师讨论?(原本在《曼哈顿谋杀疑案》中给米阿设计的角色被戴安·基顿替换)
为什么92年调查当时,被问碰触部位时,迪伦第一次指的是膝盖,很快米亚介入之后改为私处,
不像哈维,Kevin Smith受到的多个指控,伍迪一生都被这唯一的指控,反复困扰,不应该有更多的指控才合理吗?
对比如上很难让指控成立的诸多疑问,相信指控的大众,仅靠在mia支持下7岁迪伦的描述,以及2014年公开信和年初的首次视频采访,都是出自一人,事件发生前一个月正式被伍迪共同收养,事件爆发之后一直由米阿带大的, 但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假设就可以给出指控动机。如果是当时极度愤怒的母亲指使的呢?之后长期在怨恨伍迪环境中成长,形成了假记忆呢?或者清楚是母亲指使的,但这些年一指控下来,已经没有返回的余地了,作为作者也需要关注度,趁这次可以整改运动,可以再吸引关注度。
其实除了最后一段,前面的描述并不是我的假设,是伍迪92年的猜测,也是迪伦的哥哥,莫塞斯14年的具体指控,提到米阿长年对子女进行控制,洗脑,暴力对待,为什么这一说法就比迪伦的指控缺少可信度,没多少媒体报道呢?
对于自己哥哥的如此说法,迪伦的回应是“他的背叛让人很失望,对我来说他跟死者一样。”,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可以导致这种关系?
有些人觉得伍迪能够跟女友Mia的养女有染,那也可以做出性侵幼女的事情,但前者可说是是不伦恋,渣男,后者是最大恶极的罪人,性质很不同,况且大家也不知道当时他们的具体关系,没立场指手画脚,据说,那段时间Mia和Woody是一直独立生活的,伍迪从未在mia家过过夜,伍迪很少接触mia的孩子们,大众一直以为两人生了一个叫Ronan的儿子(指控爆发时是4岁,长大后成为捅了哈维,开始这次整改运动的英雄),直到2013年MIa亲口说其实这孩子有可能是她跟第一任丈夫Frank Sinatra的孩子,就是说在woody和mia这段关系中,mia是一直跟19岁时结婚的,年长30岁的前夫有来往的,mia跟第二任丈夫Andre Previn的婚姻是通过跟当时有妇之夫的Andre有染并怀孕开始,这件外遇给andre的前妻造成极大伤害,导致精神失常。

不是要抹黑mia,只是这种感情问题很复杂,外人真的没有立场,没有必要评判,但需要跟性侵指控区别看待。
如果真想关心,请稍微了解下再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