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游记
昨天回忆跟师父学八卦掌的缘起,回想到了高中追的帖子里网友对地坛的提问,地坛清晨时候有人围着古树转圈是怎么回事,楼主答曰可能是在练习八卦掌走转。这里是我第一次知道八卦掌这门武术,缘分在这里开始浮现。想到这里发现自己来北京这么多年还没去过地坛,明天不如去逛逛,于是第二天说走就走。
去地坛坐地铁五号线或者二号线都行,到雍和宫站,A口出站之后,南边是雍和宫,往北走几十米就就是地坛公园南门了。有趣的是刚下地铁就看见个“练家子”,一个大概五十多岁的黑T恤大叔,黑色运动裤,穿着一双白色的武术鞋,当时正在站台上带着黑色的蓝牙耳机来回走动着打电话。怎么一眼就看出是个“练家子”的呢?大叔的步伐暴露了他,常人看来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滑步,但对我这种练过几年八卦掌的人来说这可不是简单的滑步,而是八卦掌特有的趟泥步,有滑水趟泥之意,大叔脚步轻灵显然功力不俗。我心里微微一笑,便出站而去,真是心里想啥就能遇见啥,此事不表,还是回归主题。

出站之后,正好是中午,先去雍和宫对面的肯德基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买票入园进门。一进门就感受到了一种帝都皇家园林的所特有的静气,跟图书馆或者学校里的那种静气不一样,有种浸人心脾的感觉,原谅我贫乏的词汇,只能这么表达了,绿瓦红墙将空间分隔为两个世界,门外滚滚红尘气好像受到了某种禁制阻隔,怎么撒泼打滚都进不来。

从南门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黄色琉璃瓦的房,这是皇祗室,门朝北对着方泽坛开的,得往前走绕到前面进去,里面供奉里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之神,因为满清是旧时代最后一朝,里面还供奉有满清前期的几位皇帝。皇祗室进门左边放着一排磬,右边放着一排编钟,最边上摆的是一个龙纹大鼓,中间是主神位,有意思的是磬下面是两个大白鹅托着,而钟下面则是由两只黑黑的不知道是小狗还是狮子的萌宠神兽托着,十分有趣。主神位两边是玻璃展览柜,里面不少祭祀用的瓷器和玉琮,古人讲天地玄黄,地坛祭地,所以这些瓷器、玉琮包括屋顶琉璃瓦都是黄色的。



出了皇祗室,北面正对着的就是地坛了。地坛正式名字叫方泽坛,听名字就很方,而天坛就很圆,这是古人对天圆地方世界观的表达。坛分两层,每层将近两米高,底层大约边长十多米,第二次大概边长七八米的样子,不是很大,但就是能给你一种不动如山的恢弘感,登上坛顶,放眼四周,有种难以表达的庄重肃穆感,仿佛能穿越时空看见古代帝王在此虔诚跪拜,祈祷神明,大臣侍从侍立四左右的浩大场面,一转眼又想到了三国赤壁,诸葛孔明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的场景。感觉很难描述,要亲身站上去体会才好。

在往北出了方泽坛,西北是斋宫、神马圈、钟楼等建筑,东北是一个中以文化养生园,这个养生园比较有意思。进去第一眼就是一块大大的石壁,名为精气神和合,用白色红色黄色的三种石头做成线条勾勒出交缠的漩涡状,非常写意,三种不同的石头线条上可有水波纹、云纹和火焰纹,大概是在表现人之三宝精气神,三者的转化和合,灵动且飘逸。

往里走更有惊喜,里面设有主要五处景,应五行五脏,排列布景相当讲究,我在里面转了好几圈才大致看明白。园子门口在南,进门绕过大石壁之后先是心火区,有圆形的红色小广场,广场北有一个直径大约两三米的圆形水池,里面放置一块大石,象征跳动的心脏,小池有一条蜿蜒的水道往北延伸,旁边是生机勃勃的芦苇,上面有座白色小拱桥,红色小广场东边是一个红色主色调的小廊,里面有一群大叔大妈在唱京剧,京胡拉的颇有韵味。走过小廊,沿着小路往东北方向走就进入了肝木区,以一个小庭院为主,最显眼的是一个木刻的大葫芦放置在院子中央的木桩上,边上立一真人大小的针灸铜人,铜人底座一圈环绕了五色珠子,按五行相生排布,就像是仙剑奇侠传里的五灵珠,对面则挂了一幅八段锦的木刻图。

院子从西出去跨过水道,往北走就到了水肾区,水肾区是整个园子里地势最高的地方,以假山石布景,水从山上流下,在山下汇聚成小潭,小潭中立一石柱,石柱上置一炉鼎,孙思邈真人的塑像端坐在旁。小潭南边是水道连接,原来是心火区的水道从这里发出,自然而然的体现了心肾相交、坎离既济的含义。

水肾区过了之后小路回转往西南,走到了肺金区,有一个主色调为白的圆型场地,中间放置着一块白色怪石,周围环绕着六簇绿植。肺金区往东就到了中间的脾土区,这是一个较大一点的圆形广场,中间是黄色的圆形三层小台,一层环绕的是水波纹,二层是云纹,三层是火焰纹,三层中间有一个小金饼,仿佛在表达某种深奥的玄理。小台四周延伸出去的广场被地上的黑线分为二十四宫,对应二十四节气,头上有圆形雕刻,上面有一个导引图还有与节气相应的花,这二十四个导引图连起来没准儿就是江湖失传的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笑。
养生园出来之后地坛公园就逛得差不多了,从北门回了。啰啰嗦嗦,流水账记了一堆,总结一下吧,地坛公园虽然很小,但很精致,很有范儿,很有气质,里面的各处布景值得反复品味,建筑中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很美。总结完毕,总之是北京非常值得一去的一个地方,票价便宜(2元),而且跟那些知名景点相比人也没那么多,一点也不差。
最后的最后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地坛是我写的第一篇游记,想把北京的九坛八庙写个全系列,给自己挖个大坑,以我目前这懒散的样子估计没得一年半载填不完,不过也给自己找了个正大光明出去浪的理由,笑。那就这样,下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