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只为来魔山捡捡垃圾。| 胖猫赛记

这次 2019 魔山挑战赛,我担任 25KM 组的关门兔,职责是收割关门选手,差不多是 “The last man standing” 。
打一开始,一位法国阿姨和一位德国阿姨就掉在尾巴上。陪她们到 CP1 时,已经关门了。
但从武汉大老远飞过来的她们,宁可上交号码布、自担风险,也决不上收容车。
安全起见,我只好为退赛的她们保驾护航,戏称是做 babysitter(保姆)来了,叨了一路法语。
原来,法国阿姨是个徒步老炮,走过中国的地方比我多,不但对魔山的壮丽赞不绝口——“美极了”,末了还总结陈词:中国真美!
看到路上垃圾遍地,她二话没说就掏出塑料袋,和德国阿姨频频俯身,把“中老年健步走”变成了 plogging(边跑边捡垃圾),一个瓶盖、一个烟蒂都不放过。
此情此景,看得我脸热,嘴里骂着乱扔垃圾的人:C'est la honte!(真是耻辱)心里也暗暗自责:为啥第一个掏出塑料袋的不是我?

在 CP2,跑错路被关门的孙大哥也加入了我们佛系跑的行列,最后收获了一个大蛇皮袋的垃圾。
我俩聊得入港,蹲下捡垃圾成了谈话的逗号,完全忘了还有比赛这回事。
天公作美,全天 20° 上下的温度,十分宜人。走完 25KM,也就啜了 500 毫升的水,都是聊渴了的。
到了终点,两位阿姨对我大表感谢,还送上一盒糕点。这下,我倒为行程中自己的不耐烦而不好意思起来。
照着国际惯例,我们合了张影。我说:为今天的萨玛尼亚人(《圣经》中的好心人),干杯!
两位阿姨冲我笑,我重申道:我说的是我们捡垃圾三人组!
这是我“跑”得最慢的一次比赛,但,又有什么要紧呢?再快的成绩,跑完了也只是一个数字。
留在脑子里的,却是因比赛结缘的人和事。

比赛复盘: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

n 赛前一周练得有点狠。为了保证完成关门兔的职责,赛前做了个运动康复按摩。
n 漫长的火车去程上,干脆一路断食 37 小时,清理下身体。
来来回回的餐车和乘客五花八门零食像是专门往我眼皮底下窜,我只好找人攀谈分散注意力,顺便把断食的话放出去,这样一个车厢的人都成了我的义务监督员。
然后就是不停喝水,骗骗肚子。
抵达玉门,忍住了没尝试当地美味的羊羔肉,否则可能增加肠胃的压力。
可是回途上,欲重施断食的故技,不想一摞甜甜的水果,就轻而易举就摧毁了我的意志。
n 赛前做了足部 3D 扫描,生成的报告建议的鞋码,竟比常穿的鞋大整整一码,于是选了现有的较大码的鞋参赛。
而且越野中会胀脚,选越野鞋还要比普通鞋大半码到一码。建议买鞋前用量脚器或者尺子好好量脚。

n 防沙套如果使用魔术贴固定,提前 24 小时贴在鞋后跟会更牢固。
n 60KM 组的冠军游培泉,这次又是跟大五朝台的比赛中一样,装备全塞 UD 腰包里了。
其中腰包后置 500 毫升的水,另外手持 500 毫升的水壶。
这种稳定的天气和类似美国西部的裸露地表,风险不大,适合速度型选手的极简主义跑法。

n 赛道的下午乃至晚上,风挺大,还卷着沙尘。如果不想吃前面跑者扬起的一嘴的土,魔术头巾是必备的。

n 急救包是必备的,特别是碰到不熟悉的赛道和天气等。
而且不是买到塞包里就完了,还要把包内物品按赛道特点重新挑选,再按个人习惯分类,并逐一学习使用方式,否则遇到紧急状况也只能干瞪眼。
n 组委会还为每位兔子配备了户外宝,可以随时 GPS 定位。跑路况危险的长距离或者半补给、自补给等比赛时,这可是保命的。
n 比赛前晚最好保证理想的 5 个睡眠周期—— 1 个睡眠周期= 1.5 小时。
n 比赛日一早,留了 1 小时收拾,但还是匆忙了点,没来得及二次排空、筋膜枪放松。
n 比赛日早餐以易消化的碳水为主,以防胀气,吃了两个白面包、一袋干脆面。
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火腿肠、牛奶、卤蛋则留到了赛后,以便加快肌肉修复。
n 补给慎选加工食品。鸡蛋里挑骨头,这次的补给品中的干脆面就添加了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有害健康,每天推荐摄入量不能超过 2 克。
立即扫码,加入胖猫跑团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集采药到集采社会 (67人喜欢)
- 无差别暴力:“我”对“我们”的谋杀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