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嘉言堂,李彦宏创业主旨演讲
今天是国图的创业讲坛的第十五期,以往都会安排在周五下午的。这次,因为李彦宏的原因,调整到了周四。而且把演讲场地从新馆的小厅换到了嘉言堂,邀请嘉宾又是在官级上高了几个档次。确实给足了面子,本人对李彦宏的了解是从05年高二就开始的。不过,对于搜索,我却是先接触google的,纯粹是一个意外。
本着记录本次演讲和适当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目的,下面详细记录。
我对李彦宏的认识,在之前有几个个人的认识。一、相传李彦宏很帅,我一直不这么以为,今天当面见了也不这么以为,可能是个人的审美习惯吧;二、对于百度创始人和高级管理人频繁离职,我一直以为李彦宏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但是,今天我发现他很温和,为人是很中性的,只是很自信的,能够在这点上坚持自己。三、我一直觉得百度缺少独特的企业文化,今天也一样坚持这个理由。但是,我知道了原因。百度并不需要所谓的文化,他更多的是和苹果类似,他的企业魅力和所谓的文化影响力是来自于掌门门的魅力,来自于掌门人的判断。就像,现在的阿里巴巴一样,更多的意义是来自于掌门人的影响。这样的企业都有共同性。
但是有一点,还是要说的。其实,李彦宏成功的从单一的技术转型到企业管理,这是很成功的,也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地方。此外,李彦宏的演讲水平并不高,和上次的冯军的研究稍微强那么点。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他自身的发展,个人魅力更来自于个人能力和处事水平。
下面,摘要下他的演讲吧。
我相信今天他对来宾的所谓感谢有一定的言不由衷,政府对于创业者的帮助并没有那帮人自己所言的。正如,某些官员说希望以后能培育出更多像百度一样的企业,这都是他妈的瞎话,骗人的,就像百度是你们自己做出来的,你们自己,没有拉后腿就不错了。
李彦宏,演讲中值得记录第一点是:他创业的时候,想找到在技术领域有一定经验积累的it人才,的那是基本上没法找到,最后找到都是刚毕业的应届生。这一点,在中国,对技术本身的不重视,让很多it人才无法长久的专注于it技术本身,大多数人都会在几年的技术工作后选择跳槽或者换行。这是,不尊重人才和技术的一个国度,人才稀缺。以至于他们中的很多员工是刚从大学招的,而且还要手把手的带。所以,到上市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是不到30就可以退休了。不知道是悲剧还是喜剧啊,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好多了,但是他们招聘的惯例却没有改变,还是从应届生开始为主。
其中,他也讲了一些百度上市的事情和融资的。包括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元的选择,股票上市之后飙涨以及最近股票1拆10的决定。
谈及,创业经验的事情。他掏出了自己的创业7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成功创业者的说法永远都会有人听的,永远不会缺少掌声的。
我在网上找了一些,简单的列举这7条。并且,留下链接地址,看客自己寻去。
一、管理团队:1,少许诺,多兑现;2,保持激情;3,向前看两年;
二、融资:1,没有钱的时候去找钱;
三、市场:1,不要太早的追求盈利;2,分散客户;3,专注的自己领域。
这里是李彦宏创业成功的7点详细启示 http://www.baidu.com/s?wd=%C0%EE%D1%E5%BA%EA+%B4%B4%D2%B57
后面的互动环节,显得更有意思了。虽然问题本身不太精彩,但是娱乐性更强了。说明了李彦宏本身在被it,新闻和娱乐多重因素所关注,这是极有意思的。
有个小女生问题,得到李彦宏的回答,我却觉得更有价值。大学本身,最重要的是培养你自己的思考能力合判断力,在获得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之后,你的人生一定很有意思。创业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我一直是深为坚持的,也是我努力坚持在大学的原因。说道他自身的经历,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李彦宏以前的专业是图书馆管理的,还有信息管理,到后来的检索分析,再到百度,都是信息检索相关的。他大学确立的,让信息更便捷的获取,却就这样成了他一生的主线,也成就了他自己。这就是,人生成功的原始动力和暗示。你的成功不是缘于偶然的机会,他一直都和自己内心的梦想是有所必然的关系的。所以说,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一定会在你的一生中起到决定性的左右。
当然,独立的判断力,也成就了李彦宏在企业管理上的才能,坚持自己的思考,并让他产生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百度高职经常离职的原因,这是李彦宏自己执掌的企业,个人因素影响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不是所谓的管理团队。个人魅力来自于自己高度自信的判断力,这百度灵魂。也让我理解了马云和乔布斯的个人影响力的决定性左右。
至于,其他的,李彦宏的百度,还有他的企业文化,官方意识以及中西冲突乃至google纠纷。相信新闻上太多的解释已经解释,只是需要的是你的判断力。毋庸赘言...
在百度市值高达200美元的今天,百度还有很多路会走下去,构建真正大的百度王国,只是指日可待。这些还会发生更多类似百度VSgoogle的事情,这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的特色。所以,在以期于以百度为标杆成长起来,这里面不仅仅是创业本身的精彩,还有他们发展的特殊道路会让这一切更加滑稽和幽默。
一如,李彦宏现在的角色,新闻、媒体、偶像、娱乐...各方争论的焦点,以后,也从不会少的。
所以这次的演讲,演讲过程比演讲内容本身更有价值。
本着记录本次演讲和适当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目的,下面详细记录。
我对李彦宏的认识,在之前有几个个人的认识。一、相传李彦宏很帅,我一直不这么以为,今天当面见了也不这么以为,可能是个人的审美习惯吧;二、对于百度创始人和高级管理人频繁离职,我一直以为李彦宏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但是,今天我发现他很温和,为人是很中性的,只是很自信的,能够在这点上坚持自己。三、我一直觉得百度缺少独特的企业文化,今天也一样坚持这个理由。但是,我知道了原因。百度并不需要所谓的文化,他更多的是和苹果类似,他的企业魅力和所谓的文化影响力是来自于掌门门的魅力,来自于掌门人的判断。就像,现在的阿里巴巴一样,更多的意义是来自于掌门人的影响。这样的企业都有共同性。
但是有一点,还是要说的。其实,李彦宏成功的从单一的技术转型到企业管理,这是很成功的,也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地方。此外,李彦宏的演讲水平并不高,和上次的冯军的研究稍微强那么点。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他自身的发展,个人魅力更来自于个人能力和处事水平。
下面,摘要下他的演讲吧。
我相信今天他对来宾的所谓感谢有一定的言不由衷,政府对于创业者的帮助并没有那帮人自己所言的。正如,某些官员说希望以后能培育出更多像百度一样的企业,这都是他妈的瞎话,骗人的,就像百度是你们自己做出来的,你们自己,没有拉后腿就不错了。
李彦宏,演讲中值得记录第一点是:他创业的时候,想找到在技术领域有一定经验积累的it人才,的那是基本上没法找到,最后找到都是刚毕业的应届生。这一点,在中国,对技术本身的不重视,让很多it人才无法长久的专注于it技术本身,大多数人都会在几年的技术工作后选择跳槽或者换行。这是,不尊重人才和技术的一个国度,人才稀缺。以至于他们中的很多员工是刚从大学招的,而且还要手把手的带。所以,到上市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是不到30就可以退休了。不知道是悲剧还是喜剧啊,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好多了,但是他们招聘的惯例却没有改变,还是从应届生开始为主。
其中,他也讲了一些百度上市的事情和融资的。包括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元的选择,股票上市之后飙涨以及最近股票1拆10的决定。
谈及,创业经验的事情。他掏出了自己的创业7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成功创业者的说法永远都会有人听的,永远不会缺少掌声的。
我在网上找了一些,简单的列举这7条。并且,留下链接地址,看客自己寻去。
一、管理团队:1,少许诺,多兑现;2,保持激情;3,向前看两年;
二、融资:1,没有钱的时候去找钱;
三、市场:1,不要太早的追求盈利;2,分散客户;3,专注的自己领域。
这里是李彦宏创业成功的7点详细启示 http://www.baidu.com/s?wd=%C0%EE%D1%E5%BA%EA+%B4%B4%D2%B57
后面的互动环节,显得更有意思了。虽然问题本身不太精彩,但是娱乐性更强了。说明了李彦宏本身在被it,新闻和娱乐多重因素所关注,这是极有意思的。
有个小女生问题,得到李彦宏的回答,我却觉得更有价值。大学本身,最重要的是培养你自己的思考能力合判断力,在获得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之后,你的人生一定很有意思。创业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我一直是深为坚持的,也是我努力坚持在大学的原因。说道他自身的经历,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李彦宏以前的专业是图书馆管理的,还有信息管理,到后来的检索分析,再到百度,都是信息检索相关的。他大学确立的,让信息更便捷的获取,却就这样成了他一生的主线,也成就了他自己。这就是,人生成功的原始动力和暗示。你的成功不是缘于偶然的机会,他一直都和自己内心的梦想是有所必然的关系的。所以说,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一定会在你的一生中起到决定性的左右。
当然,独立的判断力,也成就了李彦宏在企业管理上的才能,坚持自己的思考,并让他产生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百度高职经常离职的原因,这是李彦宏自己执掌的企业,个人因素影响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不是所谓的管理团队。个人魅力来自于自己高度自信的判断力,这百度灵魂。也让我理解了马云和乔布斯的个人影响力的决定性左右。
至于,其他的,李彦宏的百度,还有他的企业文化,官方意识以及中西冲突乃至google纠纷。相信新闻上太多的解释已经解释,只是需要的是你的判断力。毋庸赘言...
在百度市值高达200美元的今天,百度还有很多路会走下去,构建真正大的百度王国,只是指日可待。这些还会发生更多类似百度VSgoogle的事情,这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的特色。所以,在以期于以百度为标杆成长起来,这里面不仅仅是创业本身的精彩,还有他们发展的特殊道路会让这一切更加滑稽和幽默。
一如,李彦宏现在的角色,新闻、媒体、偶像、娱乐...各方争论的焦点,以后,也从不会少的。
所以这次的演讲,演讲过程比演讲内容本身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