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阅读法:冥想—阅读—输出
今天是参加宇宙公民高速高效阅读的第5天,讲了心流阅读法,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调动全脑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开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要保证这个桌面整洁干净,外部环境舒适,然后要准备一杯温水放在桌子上,随时让自己保持一种很舒适的状态。然后开始冥想调动潜意识,告诉自己可以接受非常多的信息,可以有很多的收获。这样的大脑才能ready去快速接受很多新的知识。
我今天练习的书是How to Learn,40分钟的时间读整本书的1/4,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基础的理论。第1章是大脑的学习机制到底是什么,第2章是遗忘和学习的关系。
1. 大脑的学习机制
我们大脑像摄制组一样有很多分工,每个部位都高速运转,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我们平时的一些记忆工作。大脑的最主要的三个不部分:内嗅皮层,它主要是过滤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从而筛选出重要的信息让你去记忆;海马:你的新知识点会在这个地方接收;还有一个就是新皮层,它是储存记忆的位置,也是也可以说储存意识的地方。那我们是怎么记住知识的?内嗅皮层先去过滤一些知识,然后过滤后的这个新知识点就到了海马这个位置,如果这个新的知识被你一下记住了,或者多次反复的记住了,那么它就会到新皮层这个地方,成为储存记忆啦。
那我们大脑是怎么想起来这些事情呢?首先要知道我们的所有的知识点或者信息都存在一个网状的脑细胞里面,就像蜘蛛网一样有很多很多连接点,然后通向不同的地方。每一个点被刺激到之后,这个点就会亮起来,然后信号就会传通过神经传到另外一个点(神经突触),那另一个点的知识也就亮起来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想起来一个点之后,脑海中会突然出现一个画面。比如说我买了一支笔,这支笔是我高中买过的一款,看到这支笔,我就突然想起高中上课的情景。老师穿的什么、讲了什么课等等。所以我们唤起记忆,就是通过一个点来唤起一大片即一个画面。
另外这里书中还提到左右脑的功能,左脑主要负责语言控制和编故事,右脑负责全能地去感知画面(但没有语言去表达)。但如果你只用右脑工作,你虽然能感知事物,但是你找不到词去描述它。如果你只用左脑工作(没有感知),那你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完全准确的,为了说出一些东西,你就只好编了!由此可见,我们的左脑和右脑必须在一起工作,才能把准确的记忆呼唤起来。
2. 遗忘和学习的关系
首先遗忘并不是一件坏事,并不是说忘了就是学习不好。第一:遗忘可以过滤掉垃圾的信息,帮你筛选出你需要记住的信息,这其实是有利于我们的记忆的。如果你全不过滤,就等于没有🏁,什么都不会记住。遗忘的第2个好处是它提供一种肌肉锻炼,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些耗损才能到达最后的成功,先忘记一部分,然后才能记起来后面更多的东西。
书中提到两个实验的对比,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它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还有一个实验是巴拉特的实验,他让一些中学生去读一首很简单很优美的诗,然后让他们去操场玩,回到教室后,他让大家尝试默写刚才读的那首诗,结果大家写的都不太好,只有几个词蹦出来。但是第2天,他又突然通知大家默写这首诗,缺发现学生们写的东西比以前多了。后来又过了两天,他发现再次默写时,写出的单词更多了。
这两个实验其实看似是一种矛盾,但其实都不是最全面的(科学的还没研究出来)。我们只能说,随着时间推移,记忆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跟当时学习的材料有关。我个人感觉如果你觉得这首诗歌有一些很好的画面感能够调动你很多的感官感受,那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但如果是背一些单词或者记一些数字很枯燥的信息,那可能就会像艾宾浩斯曲线一样逐渐下降。
书中还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你提取某个记忆花的力气越大,那么这个东西你就记得越久。其实哲理是很一样的,easy come,easy go,来的容易去得快来。当你花很大力气去争取某个东西,那它轻易不会离开你(当然,除了爱情)。
总结一下今天:想要记住更多的东西,最好要调动更多的感官加强感受,同时也不要忘了多忘和多记,多去刺激这个遗忘的点,新知识就会成为9⃣旧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