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悲鸿生命》新书发布

2019年9月9日,由中信出版集团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悲鸿生命》新书发布会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斌及执行总编辑李英洪、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及部分参与该书编撰工作的专家学者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一位在今天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的一部分代表作曝光率极高,学界对徐悲鸿的研究也相对深入,这些情形普遍给大家留下“对徐悲鸿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的印象。但实际情况是,对徐悲鸿的认识大多片面化、碎片化、符号化,缺乏深度、综合、客观的学术研究,造成“非常熟悉”,“实则陌生”的现象。本书则希望打破这个壁垒,为学界和公众,呈现出相对立体、鲜活、真实的徐悲鸿。

《悲鸿生命》的编撰历时两年,是我国美术史研究界对徐悲鸿学术成果的首次整体梳理和全面呈现。全书以1918年后徐悲鸿于油画、国画、素描、书法、美术教育、典藏中国古代书画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划分章节,章节内以时序排列,突出创作发展脉络。名称、尺寸、藏地以及书画作品的题跋、钤印均一一核录。凡重要作品又设草图、素描稿、历史文献资料、局部细节、说明文字等,力求客观展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学术观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收录海内外美术史专家的十余篇研究文章,以辅助读解。该书由雅昌承印,并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团队进行多次严格校色,以尽可能还原原作精髓。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发言认为,徐悲鸿的个人历史顺应了现代中国美术顺应时代要求而发展的历史,深入地挖掘与整理徐悲鸿先生留下的艺术文化遗产,对于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斌表示,中信出版始终致力于出版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图书。未来将与中央美院美术馆携手,充分发挥美术馆在艺术领域的学术优势和中信出版的业界资源,在更多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

中信出版集团执行总编辑李英洪表示,作为出版人非常愿意承担起文化艺术的传播工作。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纪念馆这样在艺术领域卓有建树的机构合作,是中信集团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希望后续还能得到得到更多的支持,将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曾孜荣先生首先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信任表示感谢,并指出自己工作的重要部分就是推广中国美术,尤其是能够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之强大的古代中国画。

本书为2019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在编撰过程中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华书局等全国多家文化艺术机构及多位权威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它的出版不仅能促进学界和公众对徐悲鸿为中国美术界和文化界留下的庞大遗产有正确的认识,对他面对历史转型所做出的回应有客观的评价,对个体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时刻所应具有的气节有正确的判断,也对我们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认识当前中国美术及文化界现状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有巨大帮助,并进一步观照当下的美术、文化、社会现状,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历史及现实的双重意义。



福 利 篇
中信书店《悲鸿生命》新书分享会

分享主题:《徐悲鸿:经典与遗珍》 讲座嘉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悲鸿生命》主编 红梅讲座时间:2019年9月15日15:00—16:30 讲座地点:中信书店·启皓大厦店(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启皓大厦1层西门)讲座简介:对国人而言,徐悲鸿是一位耳熟能详,但实则陌生的历史人物——他的经典代表作品家喻户晓,如《奔马》《长沙会战》《愚公移山》等,但这些留给人们的印象又大多是碎片的、符号的,与历史真实中鲜活、生动的徐悲鸿相去甚远。大型国画《愚公移山》如何画成?他的哪些创举影响至今?还有哪些绘画精品至今不为人熟知?让我们回到20世纪上半叶,重读被人们误读的经典,寻找历史角落失落的遗珍,走进于历史动荡中沉浮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