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25—12
这些天练肖邦练习曲的最后一首,op.25—12,为自己终于练了这一首而高兴,因为很久以来,一直没勇气练,觉得可能对自己太难,在电视里或者现场看见那些年轻的演奏家们大刀阔斧的演奏,都是羡慕得要死,我就是对这首练习曲很迷恋,每次听都会心潮澎湃,而且听一遍肯定不够。
一开始练的几天里,时间完全不够用似的,手的位置就是固定不好,上行还可以,下行明显不稳,有三小节变态得可以,我只好用铅笔圈出来,单独练,量变引起质变,大约弄了几百遍以后,稍微有了点印象,可前后一连接,又是记不住,又是手抖不确定回来的位置,反反复复将近一个星期,那种久违的练琴绝望感都出现了。
可就是在这一星期过后,突然有一次一上来就有了和前面完全不同的熟练,变态三小节竟然也就软化了,速度一下就提了起来,好比汽车油门瞬间从慢吞吞的30码飙上了100码,双手有飞的感觉了,位置全记住了,虽然还有些地方一不留神就要碰错!
绝望到舒畅的转变大概就是隔了一个双休,而且休息天还没有练琴。
这或许就是钢琴给普通学琴的人带来的最大愉悦,(天才和大师当然不可能这样,对于再难的作品,他们几乎都可以看着就弹的。)而且这种愉悦可以不断提升,一直到整首作品被自己比较象样地拿捏在手上,然后可以弹给自己听,也可以在喜欢的人面前演奏……
这首练习曲还有几个乐句没有练好,不过越是练到后来,就越觉得比原先想象的要容易,今年是肖邦200,很多人都在大弹特弹肖邦,我就再学两个新的练习曲来轧轧闹忙吧……:)
一开始练的几天里,时间完全不够用似的,手的位置就是固定不好,上行还可以,下行明显不稳,有三小节变态得可以,我只好用铅笔圈出来,单独练,量变引起质变,大约弄了几百遍以后,稍微有了点印象,可前后一连接,又是记不住,又是手抖不确定回来的位置,反反复复将近一个星期,那种久违的练琴绝望感都出现了。
可就是在这一星期过后,突然有一次一上来就有了和前面完全不同的熟练,变态三小节竟然也就软化了,速度一下就提了起来,好比汽车油门瞬间从慢吞吞的30码飙上了100码,双手有飞的感觉了,位置全记住了,虽然还有些地方一不留神就要碰错!
绝望到舒畅的转变大概就是隔了一个双休,而且休息天还没有练琴。
这或许就是钢琴给普通学琴的人带来的最大愉悦,(天才和大师当然不可能这样,对于再难的作品,他们几乎都可以看着就弹的。)而且这种愉悦可以不断提升,一直到整首作品被自己比较象样地拿捏在手上,然后可以弹给自己听,也可以在喜欢的人面前演奏……
这首练习曲还有几个乐句没有练好,不过越是练到后来,就越觉得比原先想象的要容易,今年是肖邦200,很多人都在大弹特弹肖邦,我就再学两个新的练习曲来轧轧闹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