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先生”
《唐纪三十一》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李林甫①领②吏部尚书,日在政府③,选事悉委侍郎④宋遥⑤、苗晋卿⑥。御史中丞张倚新得幸于上,遥、晋卿欲附之。时选人集者以万计,入等⑦者六十四人,倚子奭为之首,群议沸腾。前蓟令苏孝韫以告安禄山⑧,禄山入言于上,上悉召入等人面试之,奭手持试纸,终日不成一字,时人谓之“曳白⑨”。癸亥,遥贬武当太守,晋卿贬安康太守,倚贬淮阳太守,同考判官礼部郎中裴朏等皆贬岭南官。晋卿,壶关人也。
【注释】①李林甫(683-753年),号月堂。李渊之祖李虎五世孙,父思诲,扬府参军。林甫性狡狯,无学术,善音律。玄宗时宰相,是唐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按《开元天宝遗事》载:李林甫为性狠狡,不得士心,每有所行之事,多不协群议,而面无和气。国人谓林甫精神刚戾,常如索斗鸡。《南部新书》载:李珏在相,因对:“明皇谓群臣:‘我自即位,不曾枉诛一人。’不知任李林甫,破人家不少矣。”②兼任。③政事堂。④副长官。⑤宋遥,字仲达,广平(今属河北)人。早年为国子进士,后补东莱郡录事参军,移任密县尉。开元年间,累官侍郎。⑥苗晋卿(685-765年),字元辅,祖上以儒学著称于世。高中进士,活跃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肃宗时宰相。两任侍中,封韩国公,以太保致仕。⑦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⑧安禄山(703—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读如亚落)山。其父或为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突厥族巫婆。“安史之乱”的祸首。禄山时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上宠待甚厚,谒见无时”。⑨曳(读如夜)白,《唐摭言》作“拽帛”,指卷纸空白,只字未写。一千二百多年后,张家又出“曳白”者,名铁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