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运动践行计划
查看话题 >Fire运动的几点小问题
几乎每一个社会人都有同一个梦想,实现财务自由。财务自由最简洁的定义是被动收入覆盖生活支出。它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名字,如“Fuck you money"、”Fire"等等,都是换汤不换药。
对于Fire,不外乎三种看法。一,这是生命之曙光,终于有我等穷人可以达到的可执行的财务自由的方法了;二,这是一厢情愿,仅仅以现在的支出为标准,以后要给父母养老或抚养小孩,生活开支陡增的时候,已经错过工作的黄金年龄,风险太大了;三,我fire了,感觉很无聊,又重新开始工作了。
为什么财务自由神话有这么强的吸引力,绝不可能用懒惰二字解释。工作过的人都能了解作为公司螺丝钉的身不由己和如履薄冰,我们不能控制的行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锅从天降,失去工作。这两种焦虑深深贯穿于工作生涯始终,你不能怪踩钢丝前行的人想要在路边躺着,因为躺着真的很爽。有些小伙伴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自由职业。虽然工作都很忙,但是后者比前者多了自由,失业也不是说来就来。
人是需要劳动的。可是什么是劳动,什么是被异化的劳动?不弄清这一点,是没办法理解Firer人群辞职渴望之强烈的。身不由己的劳动不是我需要的劳动。换而言之,不工作有理。读书是劳动、运动是劳动、健身是劳动,还真不需要担心不工作无聊,唯一的烦恼大概是“没有周末,因为我每天都在过周末”(引自豆瓣大佬球宝宝)。
但是使用4%的收益真的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都不用工作吗?我觉得有三点问题是Fire运动没有考虑到的。首先,万一以后生病,脆弱的平衡不就打破了吗?有几个人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或者说花完钱就死。其次,就算你能使用定投保证储蓄保持7%以上的增殖率(其他的方法如租金不能实现4%的收益,如p2p只是你看上他利息他看上你本金的陷阱,A股更是上涨下跌的赌博),并只使用4%生存,如果国运不济,从3%的温和通胀变成如南美那样的恶性膨胀,你用什么来防范?第三,当以后产生意外的支出的时候,比如有小孩,比如父母养老,有没有应对的办法?
球宝宝球大师比较低调,但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Fire人士。我大致介绍一下他的人生经历:89年出生,90年代随父母开启北漂生涯,住过6年地下室,前富二代。11年某大学毕业,月薪2000,13年为爱买房(北京四环60平左右,房价160w+,借遍亲友首付40w,房贷6000+,出租3500;2019房价360w+,房租初步覆盖房贷暖气物业费,接下来可以安心收租),15年父亲破产,18年身体崩溃,精神抑郁,遂辞职Fire,拿着母亲40w养老钱投资生活(只享有收益权)。
球大师是个狠人,实现月支出600+,包括房租。建议Fire人群去围观一下他的资本主义反抗指南系列(难读,但是开拓视野)。我简单总结一下他应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方法:一,交最低档社保,交足一家三口的商业保险,用杠杆降低生病的风险;二,用一套一线的小户型房子抗通胀,防房地产税;三,网上能有月薪5000元,用600多元修仙,已成功减肥三四十斤,用4000左右交社保商保;四,丁克。
很多已Fire人士明里分享经验,暗地是炫富。不过别担心,我等凡人还可以去看球大师的经历真实,虽然仅供参考。Fire运动是小中产自我保护的一个合适的思路,但不是完美的思路。警惕风险,努力奋斗,明白谁阻止你实现梦想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PS:球大师是激左,如果你不喜欢他的话请点×,别打扰别撕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由,兼听则明,爱你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