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 | 一生希望看见千姿百态的夏天
一座无人是客的城市,它会跟着你走,化作你主体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后来被念念叨叨的东西。—— 马家辉
我不曾觉得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夏天。 记忆里的暑假,不是年龄太小印象模糊,就是被兴趣课程和辅导班占去大半。
因此我实在感激今年。
时间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别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支配它的权力。一把钥匙在我的手里,我决定了自己去向哪里、见什么人、何时吃饭或喝酒,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或是拉开窗帘打开门透透气。现在认真回想,似乎还能想起每一天清晨怎样醒来,深夜又如何睡去……

我抄过高中学姐的一句话,“建立个人的内在秩序,对抗纷繁的外部价值“,大概是我在这个夏天尝试做的事儿(并且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
仔细想想,人不可能永远维持同一个自我,我们必然建立不同的个人价值观 —— 而它的前提是吸纳经历过的事情,并将其内化成浑然的体系。我不奢望有多充盈的内心世界,但外界的某些刻板成见或经验从来不能被直接借鉴,一切都要体验过才真实。年初 Clarence 给我写“经历你所值得的”,或者组织有一句 slogan “Every experience matters“,都是这个道理。

很多景点和路线已经记不清楚,旅行日记没有认真地每天写,这里也容纳不下太多照片。所以零零碎碎说一些对去过地方的印象和回忆。

1. 初来乍到,即使是首都也格外安静。
2. 在罗国的第一发现是天暗得很晚。
3. 三个人晚上十点钟记不住回民宿的路,在路边碰到一家三口。十岁不到的金发小妹妹自告奋勇说 I can speak English,交叉着手为我们描述道路。
4. 城区有十分好看的书店,忍不住买黑色小小的企鹅丛书。
5. 火车速度极慢,停停走走路过云层下的田野。车厢里的人很安静。旁边的情侣中,说英语的男生在看攻略,女孩子看着书。右边有戴耳机看报的阿姨,也有在杂志写写画画做 crosswords 游戏的老爷爷。





1. 听地头蛇阿党说这里的冰淇淋很有名,在有两位帅哥的推车摊位点了野格+树莓口味冰淇淋球,淋上了薄荷 topping。深色头发的小哥看见我的相机,笑着说 Don't take photo of ice cream. Just take photo of me(当然是开玩笑)。
2. Mount Tampa 不是主要的山,但在山顶让人感觉很好。
3. 以吸血鬼 🧛♂️ 出名的 Bran Castle 过于游客化了…… 远看的效果比内部参观好一些。不过在刚下过雨的山麓找到餐厅,坐在露台喝白葡萄酒吃牛肉实在悠闲。
4. 很喜欢在 Old Town 的一座博物馆,陈列丰富(但可惜是在其他城市没来得及参观市博物馆)。
5. 有尝试在不同的角度拍山顶仿佛 Hollywood 标志的 BRASOV 标牌。
6. 深夜在街上走着探索酒吧,意识到二十四小时内喝了白葡萄酒、野格、当地的啤酒和用 whisky 做底酒的鸡尾酒。





记忆缺失,连续碰到不同的中国志愿者挺巧的。





1. 在海边的几天太阳没有很晒。 2. 凌晨四点去看日出(路上放歌恰巧切到 Sam Smith - How do u sleep),安静是安静,可惜云层完完全全遮住太阳。




这座城市可以说的太多了,所有和 AIESEC in Galati 有关的记忆都发生在这里。
Camin C 是大学学生公寓,里面有男女公用的浴室,总是被楼管阿姨骂不干净、最后被禁止使用的厨房,比 NNU 宽敞一些的四人宿舍。公寓门外的三层台阶是每天各国人坐着聊天的最佳位置,后院的草坪和长长的石凳是我们喝伏特加玩 Truth or Dare(真心话大冒险)的区域。
出门右拐走一百米是 Student's Pub,每天九十点看见宿舍里有人开始洗漱换装,大概率是去 pub 开始夜生活了。这家小酒吧的老板见过一批批从 AIESEC 来的异国人,对我们的吵闹也淡然置之。Pub 门口流过好多人的泪,木桌子和栏杆可能与我们所有人都有过合影。
走远一些有 Daily Pub,在那里完成了生命中第一次蹦迪。好多人说外国人有与生俱来的律动感,其实跟着不算太烂的 DJ 歌单谁不想躁动一会儿呢,何况酒也便宜。
城市靠近多瑙河,河边的悬崖和公园适合步行和野餐。虽然 Picnic 那天傍晚蚊子特别多,但是树林中间穿梭的光影、沙滩上赤脚的人们都可爱。Arda 和我说好好把握这几个小时的 Golden time 去多拍照。
沿着唯一一条主干道走可以到大学的不同学院,看到设立在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大楼里的 AIESEC Office,和王杰凯一起发出惊讶并且羡慕的声音。





我从来都不认为去罗国的路程会是一场“旅行”,在整段经历中控制我大部分情绪的也都是形形色色的人和文化,而非美食或风景。可能在这一系列小小的“外交”行为中,我逐渐学会的是和异国人打交道,用心感受,偶然间就能在别人的文化里找到共鸣。
Arda.Caner. Omer. Huseyin.
是怎么认识一群 Turkish 男生的?到宿舍的第一天,刚洗完澡是凌晨一点,准备喝果酒却没有开瓶器。记错王杰凯的房间号,没戴眼镜敲门进了一间于是和四五个帅哥迷之对视……好在装作淡定解释意图,其中的一个笑着帮我在桌边磕开。到项目结束还和他们时时说到这场奇怪相识。事实上和他们并没有深度交流,但就是最忘不掉的一群人。

Kotya.Alisa.Sveta. Zaya.
Russian 女孩绝对是完美室友。最喜欢的事情是冲澡和唱歌(或许冲澡时唱歌),衣橱柜子极致得整齐,每周必主动打扫两次卫生,自己很少烧饭却愿意花一个小时把公用的厨房收拾好。我最喜欢某天晚上四国五人喝酒喝到六点,Kotya 到了宿舍说 It's time for breakfast 于是给每个人做了蛋饼和烤吐司。

Cem. Busra. Narmin. Aysenur.
昨天有穿 Busra 送的一双 🥑 图案袜子,在项目初期送她一条 AIESEC 手环她一直到走的那天都戴着。Cem 和我们承诺说以后一定来中国做志愿。Ayse 在教学的时候承认英语不好,但努力跟上 Alisa 和我的节奏,每次讨论都不缺席。

Alex.Maria.Daria.Cosmin. 我从没有想到本地志愿者只是一群十五岁的高中生。他们之间的大多数远比从前的我们独立、有责任心、真正在思考和解决社会的问题。

Liviu.Stefania.Mirel.Costin. 这些都是 AIESECer,一见面就忍不住拥抱的人们。Mirel 设计的项目足够成熟,Stefania 作为主席足够体贴,Costin 足够有思想,Liviu 的 rollcall 跳得足够好(哈。
Liviu 其实是见过的人里英语说得最好的,熟了后绘声绘色告诉我说:见我第一面内心是“Wait wait wait this CHINESE girl drinks Johnny Walker?!”
逛公园给他拍了一堆照,在公交车上会说一些挺甜又不过分的话。带我去蒸汽朋克式的酒吧,喝着大杯啤酒聊他的前女友和我们各自的 AIESEC Way。
前天和王杰凯聊,才知道 Liviu 在他走的晚上还是哭了。明明告诉我说已经见过了太多批 EP 离开,说希望我们走的时候都有笑容,不带遗憾。 说了许多是因为他让我真正感受到鼓励。在我上了回程的火车崩溃大哭的时候,他说 Don't think it's sad that you're not here anymore, think you are going to see your friends, roommates, family and going to say the stories。确实是这样,I'm gonna tell everyone I met one warm big boy who really knows how to empower others。

回来两周了,每次打喷嚏听不见“Bless you”还是会感觉身边缺少了谁。要知道他们留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两件签满了名字的 Tee 和一袋鼓鼓囊囊的信。人生好长,总有机会再见。



不久前在 aiesec.org 上做完了第二次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ssessment,莫名被结果里的 “You are on your way to become a true World Citizen” 所触动。
World Citizen 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词汇之一,也是我加入组织 / 去做志愿者的最大动力。它对我而言代表着一种在路上的姿态,永远对世界有好奇,对生命有关怀。
以前在 NAU 的公众号上看过 Vito 的文章,我记住他说 AIESEC 是关于世界的,世界是有趣的集合体。
人类在做的大部分事情可能都是发现乐趣(或者说摆脱乏味和空洞),也许人人有他自己的方式。那我愿意选择在一生过无数个夏天,每一个夏天都能探索有趣的世界,把自己抛在有趣的群体之中。
🇷🇴 🇷🇴 🇷🇴
公众号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glBEh1D0CJ0lTughzL5f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