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论看法的变迁常常被视为一种进步,但却未必是一种幸福

30图片摄于1967年,一些犹太人站在犹太教最神圣的圣迹哭墙边祈祷、诵经。在1949年中东战争正式停火后,耶路撒冷在以色列和约旦手中分治的局面得以形成,六日战争后,耶路撒冷全城落入以色列手中,再度恢复自由与平等权,获得统一。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去神圣化的、世俗化的世界。幸存的一些神话经典,如梁祝化蝶,也常常被“古为今用”,甚至用以着力体现反封建、追求自由婚姻的精神。
现代人看待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通常是缺乏神圣性质的感触的——看待山水时已感受不到宇宙的力量,只视为无生命的东西,只是平庸的景点;星星不再体验宇宙的深邃与神奇,它只是天文学的观察对象,而非宗教体验和内在提升。我们缺乏触及灵魂的感动和震颤,也难以感受到永恒。
传统一旦被视为传统,它就死掉了,变成一个空的躯壳。袁珂是一个著名的神话学者,他就是以一种无神论和世俗的观念来研究神话,最终把神话还原为古代中国人劳动改造自然的真实历程,他把古代的神的形象归结为历史中的实在人物,这肯定不是前人创造这些神话时真实的内心世界。
这种无神论看法的变迁常常被视为一种进步,但却未必是一种幸福。 就此而言,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转折,用吉登斯的话来说,就是人类从一个命运社会转化为一个专家主宰的风险社会。现代社会的人确实更理性,但却面对着许多不可控制的风险,精神上背着重负。
(维舟:《怪力乱神:传统中国人的想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