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功能新说

之前的很多,其实都是围绕判断功能出发。感知功能其实也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然而在这一点上,我没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好比之前谈te,fe说的是争与不争。其实广义的来说,感知功能也存在争与不争。如果选择一个切入点,我觉得需要先从一个话题开始说起。
以前我在大学时期,比较憋闷,原因是迷茫。很多朋友就跟我提建议,出去转转,旅旅游。我附和一下,然后想想旅游这个事情,对我确实没什么吸引力,不想出去,宅。然后,有机会和同学搭伙,出去转了转,嘿嘿真好玩。真的是可谓真香。不过救我个人而言,旅游在排解寂寞的时候并不是最优先的选择。在我看来,第一反应是一本有趣的书,或者一款经典的游戏。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有的人,对外界的事物非常敏感,喜欢出去,逛街,旅游,看展,外界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很清楚。有的人不然,更倾向于执着于一类事物,专注,而且伴有怀旧情节。这一点上,很大不同。这我认为就是内倾感知和外倾感知。此时有的人会说,这是内向和外向。其实不然,同样是外向的外倾判断,关注的在于外界的价值观,是非观,并非是事物。所以,可以理解为,外倾感知倾向于从外界或者去扩宽一种收集信息的渠道,确保得到足够多的信息。而内倾感知倾向于专注于一种领域,得到更为深入更为正确,资深,优异的信息。内倾感知确实更难以理解一些,关键点,就好比玩游戏,在一个游戏玩出资深,玩出七八年,这绝对是内倾感知。从这个程度来看,确实是广和深的区分。然而,很多时候,事物的发展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和他的表现相反的方向。怎么说呢,我们可以谈谈一些内倾感知的特性。
其实都作为一种j功能,内倾感知和外倾判断一样,都带有选择性,有序性,否定性,专注。首先是选择性,内倾感知和外倾感知相比,显著的一大特点是内倾感知喜欢做筛选和删减,剔除其认为不重要或者不够好的信息。做出选择,选择出一种更优选项,做出判断表达竞争,同时自认为是对淘汰事物的超越,这一点和te,fe非常相似。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说一本繁杂厚重的书,ne去读,因为缺乏剃刀,ne会被这样那样的东西吸引,在所认为有趣的每一页细细钻研,而ni抓住重点,其余的剔除。都后来,虽然两个人阅读量相当,但是ni读完了一本书,ne只是详尽的读了部分。所以,ni更为全面,整体,大局观。而ne反而是局部,局限。先前提到过隐功能,配合s功能,也就很贴合实际情况了,ni,se整体性,全面性,大局,大体。ne,si局部性,细致,细节。这是选择性的这一特点。而s功能来说,si对于具体的信息是存在选择性的,而这一种选择性和ni有所区别,除了选择判断表达竞争,si的选择多了一层动机就是满足自我的安全感。这也就是为何si注重细节,其实是害怕出错。为何是这种感觉?之前我在金,木二气,缝纫机乐队的文章里提到过,ni的出发是做了什么我能达成怎样的期许,si是做不好什么我会承担怎样的后果,其风格显而易见。这也就进一步证明,n可以支持j,做出正确或者站得住的判断。这里也有一点,作为一种新解,就是关于n的定义。荣格的原著中定义为直觉,因为当时作为开山立派的人物,荣格在对心理现象总结,提出概念的出发点我们只能通过书籍感知,同时加上翻译,中英文的意思等因素,直觉这种描述,总是非常的笼统,直觉是什么?预测能力,未卜先知能力?还是想象力?我觉得都不是。要试图看清楚直觉的意思,我们可以谈谈内倾感知的有序性。

之前我也提及,ni的感觉就像修长城,建立认知体系,不抛弃从前的,恒久的,不断延续的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和堡垒。其实si同样如此,只是si不是认知体系,而是同样庞大的经验体系,我提到过,si是后期功能,也就是在于积累,积淀,越后期越能依赖经验处理很多事情。而ni,si好比一种储存器,不断从外界筛选,吸收信息,同时内部对信息处理,使其有序,所以本身这就是庞杂整齐的体系,是长时间的,不断发展或者不断维持的东西。而判断,一是有序,二是选择,所以这些信息总会有相似的特点,这一点就是他的专注。也就是类似于修长城,不断连起来,用旧的去解决新的,旧的越强大,越能应对新局面。从这点来看,和外倾感知相比,他们对变化的反应是迟钝的。也就是面对事物,新事物的处理,nisi依赖于过往认知,不如ne,se有灵活性。这种滞后,就使得ni,si是需要时间来慢慢发展和构筑自己的内部认知。而内化的过程,就是自我选择的过程,同时,为了使得运用更高效,便于解决外界问题,有序就是这两个功能的追求。同时,有序其实是为了探究各个阶段的认知的关系,方便新的认知联系旧的,然后加快内化的速度。也就是ni,si不是信手拈来的方式,活用,必须是需要内化的过程,可以说只要是他们能灵活应用的东西,就是已经是通透的,自己的东西了。
最后,话题还需要引入一个点。首先必须明确n代表的是认知,s代表的是经验。而相对于竞争来说,认知对于竞争的支持是主动的,而经验对于竞争的支持是被动的。怎么说?有两点。第一,认知依赖自身,经验依赖外界。第二,认知形成的感觉是我i要怎么样,而经验是要我怎么样。所以nj人的竞争触发就是我要如何,主动,sj人是要我如何,被动。支撑竞争力的强弱在和认知和经验的完善,一个重视知,一个重视行。而正因为sj形成的是经验,而认知是缺乏的。也就是具体的信息,处理方式是死板的,参照的。所以sj形成的内化是刻板的一种具体的画面,所以面对具体问题,只是死死的套用一种内化后的模板,模板越少,越难以展开做事情。所以sj的内化过程相对nj来说更漫长。正因为这种内化时间的长,所以同样是内倾感知,ni比si理解的快,处理起来事情也就快,竞争就容易表达。而si本身的慢,内化慢,就容易出错。而错误会加深怀疑,进一步减损内化进度,进一步谨慎,进一步遵照经验。所以sj做事情依赖于外界给予一个靠得住的做法,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动机,所以sj做事总会先自我否定,后退一步,是一种防守姿态。nj的话,自我表达通畅,就少有顾虑和束手束脚。ne、se又如何?ne,se还有些不一样,ne相对于ni来说也是认知,但是ne的认知是无序认知。也就是ne其实内化的过程很短,也不会联系,只是即时即兴,灵活运用,没有体系,散乱。所以ne很多时候是灵光一闪,过了之后也就过了。有时候这种灵巧,灵感会有妙用,但很多时候因为本身自身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做选择,加上n的无序认知和联想,ne表的也和si一样,充满怀疑和不确信,也会有束手束脚,顾虑很多的特点。而se,本身拘泥于最简单,最直接,即兴的画面感,瘾和物欲。se本身就是肤浅的,表面的,所以se最为擅长的就是捕捉不重要的信息,也就是关注的是无关同样的,不用费力的东西,轻松的,惬意的。所以se在这种俗套,接地气,轻快的信息海里土嗨,可以说是不用费劲,不用较真,很随意,不在意就不会有顾虑,所以se也不会有顾虑。和ni不同,ni是趋于掌握,se是想办法使它轻松,ni是真的可以有力,而se是让事情没有有力的必要。那么认真干嘛,娱乐一下,扭一扭,什么都好。
关于ti
其实在之前谈判断功能里,对于ti应该会有一个清晰的表述。因为te是直接,残酷,冰冷,正义。ti其实就带有婉转,奸诈,狡猾和逃避。te正面交锋,你死我活。ti作弊,逃跑,小聪明,秀一秀不用吃苦。可以看出这样的ti和mbti中对于ti的描述其实不同。mbti说演绎推理,研究事情内部,这了那了。确实ti本身是具有研究事物内在逻辑的兴趣,一种公式思维。也就是关注的是怎么绕。但是很多时候,了解事物,形成认知和经验是内倾感知的显著特点,所以这一点其实是需要纠正的。
关于ni,se,ne,si
用之前七篇的内容,容易得出上述两对功能是相伴的。这里给出一个结论,ni,se是大体的,整体的,大局的,宏观的。si,ne是细节的,局部的,一方面的,微观的。这个特点非常明显。这也就是为何sj的人反而容易自我。sj本来起初就是一种犯错者,渴望得到别人的疏通,告诉他经验。后续积累变态以后,少于依赖别人,因为自身的片面和短视,就会强调自己得道成仙了的经验,放大自身内倾感知的重要性,成为一种独裁者,反过来拥有了自我意识。而ni在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反而这种宏观视角让他看得更全面,同时也就意识到比自我更重要的超越的存在,反而是像sj一样磨灭了自我意识。所以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