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理论思潮——笔记(十七)
美国实验电影(续)
2、禁忌电影 禁忌电影也被称为美国的“地下电影”。在50年代后的美国,虽然是以“自由”和“宽容”为口号,但是其社会准则和思想道德都相对比较保守。而禁忌电影就是对这些保守思想的挑战。 肯纳斯·安格尔是禁忌电影中突出的代表人物,由于自身的经历,和极端的“出格”倾向,使得他通过对“性变态”的不倦探讨,对美国社会所谓的“正常观念”做出了嘲弄式的批判。安格尔衷心于“恋物和虐待”主题,并且融合了所有地下电影制作者的典型标记,比如技巧的原创性、题材上的地下倾向性等等,他试图创造出一个与好莱坞电影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和神秘仪式。并且,安格尔在运用职业化实现电影镜头的同时,还经常用“音乐”来配合影像的剪辑。安格尔的出现,使得“禁忌电影”对性的阐释,从“象征性暗示”走向了直接化的表现。 与禁忌电影相类似的就是“社会讽刺电影”,它是对“性”之外的其它社会观念和伦理道德准则进行挑战。康纳尔就是社会讽刺电影的突出代表,康纳尔受到叔本华、尼采的悲观主义影响,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暴力、谋杀和毁灭的倾向,人类最终会自己灭杀自己的同类,而走向灭亡。康纳尔的《一部电影》表达了它的主题“暴力和毁灭”,成为体现他思想的代表作。 在60年代在抽象电影领域还出现了两个新的电影类型“拼接影片”和“结构主义影片”,拼接影片是用许多其它影片的胶片拼结成自己的影片,比如康纳尔的《一部影片》。结构主义影片是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并且创造出新的时空观念”。 3、超现实主义“诗意电影” 是电影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它是在艺术与自我之间反复玩味,在有意识地探索电影是过程中,展现人物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存在。斯坦·布鲁克奇被认为是最抒情、最诗意、最浪漫的诗意电影制作者,他对制作电影保留了孩童式的天真,往往带有晦涩、自我中心式的象征主义,布鲁克奇的代表作《早晨的肉欲》、《天狼星人》、影片集《但丁四重奏》等。 霍利斯·弗兰普顿的影片与其他影片比起来更具有逻辑实践意义,他的影片最复杂费解的是《佐恩斯定理》,在这部电影中弗兰普顿将整个影片的架构放在3个部分之中,第一部分只有声音没有影像(被黑暗支配),第二部分只有影像没有声音(被色彩支配),第三部分将声音和色彩相融合(被光亮支配),作者弗兰普顿想借助于这部影片像我们介绍一种新异的方法来感知世界。 4、达达主义形式电影 “形式电影”和“纯电影”是最古老的实验电影种类,美国形式电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欧洲的莱谢尔、里希特、费斯琴格尔、罗特曼。美国形式电影最突出的代表是约翰·惠特尼,他像费斯琴格尔一样用色彩形状无休止的运动,配合相应的音乐,并且运用电脑制作,使得他对对称形式的把握更加精确。同时,他还收受到中国传统道教思想和佛教禅宗的影响,使得他的电影多了一种“机械、抽象、神秘象征的意味”。 贝尔森也是形式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用圆环形的斑点作无定形的演讲,用无定形的物体代表物体精神化的折射和冥想。贝尔森带有沉思式的色彩和形式,慢慢融入到商业电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