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的错位艺术
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形态,小品以十分钟左右的篇幅、两三人左右的阵容、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王侯将相、没有生离死别、早年也基本没有俊男靓女、甚至一度连语言都没有,却能在短时间内起承转合、撕开平和的日常表象、直击庸常岁月里内在的荒诞、释放出巨大的戏剧张力,其核心奥义,全在“错位”二字。
本不该此人扮演之角色,落于此人身上;本不适此人充当之位置,安于此人头上;本不足此人担负之责任,置于此人肩上。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生活规则瞬间失序、大家心安理得的生活轨迹瞬间断裂,所有的情节、戏眼、效果和笑点,得以即刻爆发——此即我所谓“错位”。
中国小品三十年,经历过三个非常清晰的发展阶段,即:陈佩斯时代、赵丽蓉时代、赵本山时代。
这三代领军人物虽然各有其胜场,但之间万变不离其宗者,全在错位二字。
陈佩斯的绝活,是贼眉鼠眼扮英雄,这就是错位。
赵丽蓉的绝活,是半老太太玩时髦,这也是错位。
赵本山的绝活,是老实农民追时尚,这还是错位。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