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随感:我们为什么生气
生活中总有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我们一下陷入愤怒的情绪里,恨不得立刻把情绪都宣泄到对方脸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样的生气其实就是对生活失控的排斥与恐惧。
哪怕只是一件细小的事情,只要让人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到了失控的状态就会勃然大怒,焦虑到死。
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但在你本人的生活中,全然就是脱离了自己期望的生活轨迹。
东西找不到了,文件丢失了,午饭的口味不对,猫总是吵个不停,孩子写不完作业,父母催婚等等,单拎出来看似乎都还好,可放到一个连续的生活里,真是灾难。
那我们如何能够不生气呢?
要学习,要看得开,要请教别人,要平心静气,要学佛。
其实都没用。
看看身边的世界吧,从八岁到八十岁的哪个不会生气,所以人是这样的,避免不了。
但也有不同的哦,活得很优雅,到老了也能坦然面对。
这是教养,也是磨练。
一个人要做到不容易,总要一点点来,让一件事遇到第二次不生气就已经是伟大的进步,能够完全看淡只能等岁月的感悟。
但越少生气是好的,生命本来就这么多,走了也不再来,何苦总活在失控的苦恼里。
既然一下顿悟不了,就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吧。
起码能提醒自己用新的视角看一出生,而不是全然被动的。
日积月累,对生活的理解就真的一点点加深了,等再出现突发情况,自己都会惊讶,我竟然不生气了,而是感觉到更多的好奇与主动。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