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耿苏志:未来人类的终极问题

读法国医学博士洛朗.亚历山大和哲学家让-米歇尔.贝尼耶对话《给未来人类的终极12问》。本书的主题讨论了改造人类、完善了人类、增强人类被最终超越人类。正如美国未来学者雷.库兹韦尔,满怀热情地描绘了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三者融合所产生的技术奇点。奇点点这个术语指的是人类智慧被人工智能超越的时刻。
在进行中的技术革命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把对个人信息的获取作为21世纪的新材料,就像煤炭在19世纪扮演的角色一样。对组成信息经济的非物质管理和利用。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库兹韦尔宣布,人类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尽快的把自己的神经元与电子元连接起来。
人类在我们身处的这个21世纪发生的改变可能比过去前年都多,一场技术革命正在进行,一场关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融合的革命,它使改造人类身体、提升大脑性能成为可能。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增强人,而且相关技术会越来越完善。这惊人的技术加速得益于四个原先各自独立发展的学科融合:从原子层面操纵物质的纳米技术,塑造生物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他作为基础的领域,最后是关于人脑机能的认知科学。
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鲁姆认为,在基因测序之后对胚胎进行筛选,能使一个国家的人口智商在几十年内提高60分。若再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我们还能得到更加惊人的增长。生物技术坚定地要抑制有性生殖,寻求使用程序化的生产,也就是克隆技术,来代替生命的诞生。而创造出没有父母的孩子,定制婴儿,创造一个全新的人类。
未来属于非生物,性欲可能会通过机器人得到宣泄,如果后人类的乌托邦认为永生是可能的,那么它只能用性爱的各种形式将性欲终结。积极优生学将成为准则和新的范式,它宣称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逐渐控制自然选择,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经历过筛选就出生的人有使人种退化的危险,我们必须利用技术手段控制生命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将要出生的人获得最好的遗传物质和我们能够对他们的基因组进行一切修缮。
对人类来说,疾病有一个意义,它反映了一种在世存在的方式,疾病具有象征意。它会迫使我们与自己的精神生活妥协,并用一种令人想不到的方式对此加以引导,把身体良好的状态产生完全托付给技术,会让我们感觉到人性正在从我们自身逃逸。只有当人类被局限于技术之中时,技术自身才能加快发展。从现在起到2050年,生物技术带来的更为惊人的冲击将震撼我们的社会,干细胞再生器官、基因疗法、大脑移植、抗衰老技术、基因定制婴儿、通过皮肤细胞制造卵子……
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比核弹还可怕。英国物理科学家霍金所言,某种完备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正如库兹威尔的预言,到了2045年,一种非生物的智能会使人类智能作古,人工智能正通过剥夺我们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来杀死我们身上的人类特性。
生物学,信息技术和工程科学的融合催生了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并不只是满足于修复人类正在遭受痛苦的身体,他们想要改善和增强本就健康的身体。谷歌认为,通过对个体遗传数据进行分析,再加上再生医学的进步,完全有可能让人万寿无疆。生物技术革命正加速蚕食这死亡,正在把一种不可能变为可能。
一切智能都是通过计算来体现的,一切生物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辨别方向、做出反应和进行决策,而机器可以迅速地完成这一切,他们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哲学家担心对人工智能的使用会导致自由意志的终结。人工智能是否会在2050年之前对人类产生敌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我们不抓紧改革,我们的教育体系,革命就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