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游记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新茶纷纷上市,重庆的雨也停了下来。再三思考,在缙云山和十八梯之间做出抉择,于4月3号赴十八梯一览。幸亏早已做好准备,查询到了坐车线路,行色不至于匆匆。
3号上午10时,坐467路至石桥铺,再转乘109路到较场口。下车即是十八梯街。从上往下俯瞰,发觉与自己所想的十八梯颇有差距。房屋密密麻麻,一片破败之象,这倒是没有什么的,因为来十八梯就是想看一下旧时重庆。早就耳闻十八梯是重庆后街,里面生活着最普通的重庆人,但到最后我觉得十八梯的人们这样的生活状态不应该成为游览的对象。
拾阶而下,有一条石板路,数年来被脚步践踏,被风雨侵蚀,磨光了棱角。两旁住着一些人家,开着一些小餐馆,做着一些小买卖,门口也有人在做着一些缝缝补补的手艺活。餐馆外面的牌子上写着小面等吃食,店老板在门外的案子上切菜。令我惊讶的是,两边竟然还有几个录像厅,外面立着的牌子上写着《赌神3》等一些老旧的香港电影。想来这里与外面重庆的繁华的确如隔世。这条短短石阶路,遇上了几个同样在拍照的人,其中有一个正在举着相机,拍一位在门口坐着的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发觉后,便拿起来拐杖,向前面敲打,口中也念念有词,以表达对于自己成为他人的摄影对象感到非常不满。我们也没敢造次,只是照了一下她后面的十八梯171号。
继续往前走,没有了石阶,是一段下坡的水泥路,有一个热闹的集市,人群攒动,摆在外面的都是一些蔬菜、水果,还有熏制的腊肉、香肠。这里的房子看起来都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石灰剥落,红砖外露,看来命不久矣。在3楼的地方,有位老大娘站着,手放在阳台上,眼睛向下面望着,若有所思。在另外一个楼的窗外,主人家的两条宠物狗在搭建好的一片小地方上卧着。十八梯不大,用上一个小时,我们就从另外一条石梯路回到了原点。所得的感触不是关于重庆的旧生活,而是关于一群在浮华闹市中顽强生活的人们。
听说十八梯已经被纳入了拆迁规划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工棚已经在搭建。不知道这对于十八梯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从心里讲,我希望十八梯早点重建,可以不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地方,引得人们来欣赏它的破败,满足人们的怀旧情愫;但是重建以后的十八梯的人们,能不能像现在一样,至少在这片地方有一个安家之所,重建会不会让那个老奶奶流离失所,这些未知又让我感到疑虑。
3号上午10时,坐467路至石桥铺,再转乘109路到较场口。下车即是十八梯街。从上往下俯瞰,发觉与自己所想的十八梯颇有差距。房屋密密麻麻,一片破败之象,这倒是没有什么的,因为来十八梯就是想看一下旧时重庆。早就耳闻十八梯是重庆后街,里面生活着最普通的重庆人,但到最后我觉得十八梯的人们这样的生活状态不应该成为游览的对象。
拾阶而下,有一条石板路,数年来被脚步践踏,被风雨侵蚀,磨光了棱角。两旁住着一些人家,开着一些小餐馆,做着一些小买卖,门口也有人在做着一些缝缝补补的手艺活。餐馆外面的牌子上写着小面等吃食,店老板在门外的案子上切菜。令我惊讶的是,两边竟然还有几个录像厅,外面立着的牌子上写着《赌神3》等一些老旧的香港电影。想来这里与外面重庆的繁华的确如隔世。这条短短石阶路,遇上了几个同样在拍照的人,其中有一个正在举着相机,拍一位在门口坐着的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发觉后,便拿起来拐杖,向前面敲打,口中也念念有词,以表达对于自己成为他人的摄影对象感到非常不满。我们也没敢造次,只是照了一下她后面的十八梯171号。
继续往前走,没有了石阶,是一段下坡的水泥路,有一个热闹的集市,人群攒动,摆在外面的都是一些蔬菜、水果,还有熏制的腊肉、香肠。这里的房子看起来都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石灰剥落,红砖外露,看来命不久矣。在3楼的地方,有位老大娘站着,手放在阳台上,眼睛向下面望着,若有所思。在另外一个楼的窗外,主人家的两条宠物狗在搭建好的一片小地方上卧着。十八梯不大,用上一个小时,我们就从另外一条石梯路回到了原点。所得的感触不是关于重庆的旧生活,而是关于一群在浮华闹市中顽强生活的人们。
听说十八梯已经被纳入了拆迁规划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工棚已经在搭建。不知道这对于十八梯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从心里讲,我希望十八梯早点重建,可以不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地方,引得人们来欣赏它的破败,满足人们的怀旧情愫;但是重建以后的十八梯的人们,能不能像现在一样,至少在这片地方有一个安家之所,重建会不会让那个老奶奶流离失所,这些未知又让我感到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