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临沧岁月安详
在云南的十六个地区里,临沧是个独特的存在。 独特在,它不通铁路,也没有高速,却有临沧、沧源两个机场。 进出临沧主要靠汽车,而且基本依赖省道和县道,汽车需要行驶4个小时,才能进入高速区。 事实上,整个滇西南,主要依靠一条G214大动脉,沟通着版纳、临沧、保山和德宏地区。 临沧,下辖七县一区,面积2.4万㎞²,人口过250万,生存密度是版纳的两倍,却更欠发展。 作为佤族文化的核心发祥地,作为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起源中心,它却默默着,鲜为人知。 它有地球上最大的古茶树,有牛头寨门的原始部落,有三千多年的神秘崖画,有云南最大的天坑群…… 它毗邻澜沧江,紧挨缅甸,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被誉为“西南丝茶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 这里生活着23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和渗入的东南亚文化,在此得以完好保存—— ☞沧源县,称为世界佤乡,寨主世袭制保留至今,司岗里佤族神话传说和木鼓舞,是全县最早的两大非遗。 ☞佤族人头祭,起源于三国蜀汉时期,诸葛亮用计让佤民在每年春种秋收时,以带胡须的壮汉人头祭祀谷神,以求丰收。 [这项原始传统,直到解放后几年才完全废止,实地看到满林的人头桩时,仍然感觉脊背发凉] ☞摸你黑,是佤族最大的欢庆节日。每年五一前后七天,整个沧源县城,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佤族人,以黑为美,不仅服饰主体喜爱黑色,更爱抽土烟,长年熏黑的牙齿,是佤族女子尚美的骄傲。[现在多为长者明显爱黑] ☞拉祜族,葫芦里诞生的民族,也是临沧地区的大人口民族。此外,傣族,布朗族,傈僳族,德昂族等也是。 ☞中缅佛寺文化,这里不仅仅有傣家人信奉的南传佛教,更是将中原佛寺的建筑风格,完美的融为一体。 ☞临沧的山和坝,是云南典型的山区地形,山体连绵柔和,坝地平坦开阔,所以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 ☞这里光热充足,四季如春,有中国恒春之都的美誉。按季节在坝地山间,广泛种植着茶叶、烟草和玉米等作物。 ☞双江县,古班章茶和冰岛寨里的冰岛茶闻名海外,甚至一斤达上万元,令人咋舌。如今,冰岛寨周边广泛制茶,真品着实难求。 ☞冰岛茶喝不到,烤茶还是不难体验到的。原始的木石灶下碳火正旺,放上空壶,加入当地的佤茶叶,加热出香味,再添进开水,瞬间茶香四溢。 ☞烤茶味道很浓,所以用的都是小浅口的瓷碗,一口饮尽,满口茶香。据说,烤茶喝的多了,是会醉的。 ☞七县一区,去了双江、沧源两县和临翔一区,都登高看了城区全景,最难忘的还是临沧市里的临翔城区。 ☞要看临沧城区全景,东山顶上的立景阁是最佳位置。为了全景,沿盘山公路走了五公里,往返两小时,待了一小时,不虚此累。 ☞立景阁,建成于14年6月,因由临沧市强力集团全额捐建,故取强力之力的谐音,作观景阁楼而得名。 ☞阁楼高60米,阁身九层,高耸挺拔,通体鎏金,边沿逐层内收。每层四面皆可观景,有广迎四面宾朋、海纳八方福贵的寓意。 ☞这是迄今为止,最舒服的一次高空俯瞰。临沧最大的症结,应该就是交通啦,视野里正在修建的高速,非常醒目。 ☞上山赶去立景阁之前,在山下一家东北饺子馆吃了一顿炸酱面。老板不在,店里由刚来没几天的姐一人打理。 ☞姐就是临沧人,家在下面乡镇上,公交车程得一个多小时。问到想过去外地工作么,姐说想过,去过昆明。 ☞姐说,主要是舍不得两个孩子,想陪着她们俩一起成长,更重要是早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去外面,会各种不适应。 ☞尽管姐并没有离开过云南,也没有去过多少地方,但是心里有明确的目标,装着重要的牵挂,过得很满足很开心。 ☞走前姐推荐我下山后,去玉龙湖看看,今天周末很热闹的。晚上我去看到了,临沧周末,人声鼎沸的幸福感。 独特的临沧,岁月安详,很庆幸此行没有错过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