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汇总(4):初禅训练总纲
经常听网上人吹自己入定了。你用知乎体问他“禅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禅定是只能通过主观的心相来确认和判断,而不通经论的人可能不知道判断自己是否进入禅定的标准。他们可能只是觉得能静下来了,能多坐一会儿了,自己就“入定”了。
禅定是有规格标准的,你禅定没有达到经论上明文规定的要求,就不能叫禅定。
“又,尊者!云何为初禅耶?”
“尊者!于此,比库以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住。尊者!是即谓‘初禅’。”
“尊者!初禅有几支耶?”
“尊者!初禅有五支。尊者!初禅之比库有寻、伺、喜、乐及一心。尊者,如是初禅有五支也。”
“又,尊者!初禅有几支舍离与几支具足耶?”
“尊者!初禅有五支舍离与五支具足。尊者!于此,入初禅之比库舍欲贪、舍嗔恚、舍昏沉睡眠、舍调悔、舍疑也;转起寻、伺、喜、乐及一心。尊者!初禅有如是五支舍离与五支具足。”
实时目标
克服2个毛病:
(1)昏沉
(2)掉举
在流行于西藏的九住禅定系统里,修行路上有两个“障碍”——掉举(猴子)和昏沉(兔子)。
这两个障碍在初期对修行进步有极大的影响。注意看,最开始猴子是跑在象(心)前面的——代表心会被杂念(和所缘无关的念头)带偏。猴子在中期才会怪怪走在大象后面,后期就彻底消失了。
代表昏沉的兔子出现在第二个阶段。猴子在大象身边捣乱,而兔子压在大象身上,说明了两者性质是不同的。猴子让心没有准头乱跑,兔子会妨碍心的各种能力(例如观察和正常工作的能力)。

一开始,五盖都不需要你去操心,禅修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昏沉和掉举。
这个心啊,好像跷跷板一样,不是过度兴奋(跑神;掉举)就是过度自闭(打瞌睡,犯困,昏沉)。而且这两个毛病是互相牵制的,一个在捣乱,另一个就歇着,反之亦然。你想想那些失眠的夜晚,为什么迟迟无法入睡?是不是脑子里被无法遏制的思想链(train of thoughts)牵着鼻子在到处跑?初期禅修者的心就在两者间打转。因此,这个阶段就是要学会观察和留意心在往哪头跑——昏沉还是掉举。
中期目标
培养五禅支。弄清楚这五个支是什么意思。落在实修里具体怎么体现的。
支是support(名词)的意思,是禅定的基础,基础没打好楼盖不起来。此外,五个禅支要对长期目标里“五盖”用的。
(1)寻:(巴利语:Vitakka)寻找目标
(2)伺:(巴利语:vicara)锁定目标
寻伺一般是是成对出现的。在这里不探讨翻译问题和词源学,因为那个没有任何实操价值。《清净道论》上的比喻如下:“ 寻有如展开翅膀起飞的鸟;伺则有如张着翅膀在天空中滑翔的鸟。 ” 其实已经很好懂了,再讲得白话一点,借用贤友给我的比喻。他说,寻和伺候就像扔飞镖,“寻”就是瞄准靶子(所缘)+投飞镖的那个动作,“伺”就是飞镖击中目标后还有抖一下。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延伸。
(3)喜:(巴利语:Piti)physical pleasure,一般人说的那个欲仙欲死的“禅悦”大概指这个。要跟一般人描述这个感受挺难的,因为现实生活里几乎遇不到,sex的快感给它提鞋都不配。我还是努力描述一下吧,不能过早放弃抢救。估计有人听说过“颅内高潮”的体验,一种从脑到整条脊髓被通电一样的感觉,禅定里的喜就和那个感觉差不多,但还要强烈很多倍,可能在身上任何地方(例如脚趾)出现。喜所到之处好像毛孔炸开锅一样,爽得人直哆嗦。有人说这种感觉会上瘾。哦,会的,很多禅修者被卡在这里几十年都无法进步,就是因为贪这个感觉。请修行者端正心态,好自为之。
(4)乐:(巴利语:sukha)psychological joy。说白了就会高兴,高兴到你能哭出来的地步。不太好形容...自己用自己开心的体验,乘以一千倍这样脑补吧......
(5)一心:(巴利语:Ekaggata)在英语里一般译作"unification of mind"(心的统一)。在这里不会过多描述这个词,我还是觉得用TMI系统来讲这个“一心”的容易一点。TMI系统里提到过一套意识的投票议会制度——当一个念头从无意识状态浮现到有意识状态,这个念头必须获得了一定程度子心(sub-minds)的共同合作[这个合作就是注意力]。而初禅的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联合这些各自为政的子心,让它们团结起来做一件事。
这里肯定是讲不清的....他提出这套理论和认知神经学里的知觉加工也有点关系(题外话:我在Reddit上看到有人提到,Culadasa在构建他自己的TMI系统时,用到了人工智能领域里一个大牛Marvin Minsky提出的概念,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心智社会》这本科普读物)
中期前段需要把寻和伺这两个禅支好(主动的,有意识训练)。练好了,后段喜和乐这两个禅支会出现(喜乐这两个强求不来的,只能等它们自己来),等喜和了禅支的迹象逐渐稳了,再借它们做踏脚石进入初禅。
训练注意力和训练肌肉是一个道理,用进废退,你不打坐这个本事就退化,你如果保持每天10+小时操练,不出几天就能进入自动化的纯熟领域。去看看体育和音乐大师怎么训练的...和那个一样的道理。
就这么简单,做起来很难 (ó﹏ò。) 我平时太忙了,只能保证把寻伺练好,喜乐要闭关才会出现。
闭关是升级buff....我真的想多有点时间去闭关....
长期目标
留心五盖。
(1)贪欲
(2)瞋恚
(3)睡眠(同昏沉)
(4)掉悔(同掉举)
(5)疑
五盖障害禅定,因此要学会识别它们长啥样,怎么除掉它们。五盖不仅在禅修的时段出现,日常生活里也时时刻刻在出没,因此对治五盖是个长期目标,你不能下座就松懈下来。具体要学会分析五盖在日常思维里具体是什么体现。
五盖出现的形式非常微妙,微妙到你不仔细分析不知道这是盖。打个比方,之前听贤友抱怨,打坐的时候打瞌睡(睡眠盖),这个毛病令他恼怒不已——他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不够精进(嗔盖)←好了,就很简单的一个事儿,两个盖接连都冒出来了。
小结
1.留意“昏沉”和“掉举”的迹象(学会“察言观色”,知道心要跑和心要睡着前是什么体验)
2.练好“寻”和“伺” (像练习体育和乐器项目一样,通过机械训练渐渐达到自动化)
3.五盖:学会用分析每一个念头背后的动机,这个阶段的“起心动念”都有可能和五盖有关
下一篇讲"如何用中期训练出来的那五个禅支去对治五盖”。这方法谁想出来的方法啊,神tm有效果。
© 本文版权归 Dhamma Geek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Dhamma Geek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禅修汇总(8):缅甸六十日(下)V. 2.0 (21人喜欢)
- 2025年になったら本気を出す (2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